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豪性与颠毛,一斩一齐落。
独有爱山心,不受铜刀削。
这首诗以豪迈之气开篇,“豪性与颠毛,一斩一齐落”,诗人以斩发喻示决绝,表达出一种彻底的决裂和自我革新的决心。接着,“独有爱山心,不受铜刀削”,诗人将对山的热爱比作内心深处的执着,这种热爱如同山一般稳固,不为外力所改变,展现出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抉择时的果断与坚持,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情感。语言简洁有力,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不详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袖中五色豪,落纸文光烨。
梦里莫还人,且留注贝叶。
选佛场大开,这回应得俊。
宝华最高处,历历题姓名。
神清骨亦癯,雅称手中锡。
一笑入千山,藏身没踪迹。
风竿不满尺,已饶千丈势。
高僧礼诵馀,味此萧萧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