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六题(其六)日休亭

分外凿私智,役役壮且老。

此生本自然,何者削窘我。

止水观而心,运用无不可。

玉液静中味,万累门外过。

时复一杯酒,聊用沃心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名为《双源六题(其六)日休亭》。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首句“分外凿私智,役役壮且老”,诗人感叹于人们过度追求个人智慧与功利,导致身心疲惫,即使在壮年也已显老态。接着,“此生本自然,何者削窘我”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反思,认为人生原本顺应自然,不应被外在压力所束缚。

“止水观而心,运用无不可”意味着通过内心的平静与观察,可以自由地运用智慧与情感。接下来,“玉液静中味,万累门外过”则比喻在内心宁静的状态下,能够品味到生活的真谛,一切烦恼与困扰仿佛都从门外流过,不再干扰内心的平静。

最后,“时复一杯酒,聊用沃心火”以饮酒为喻,表示在忙碌与压力之余,适时放松心情,用心灵之火得到慰藉。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与对内心平和的向往。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寄卧云先生

卧云先生由内观,谓使妻子忘我难。

顾予且不自有父,安得有汝为悲欢。

武林溪上乃所寄,今且几岁无往还。

源头流水去复去,落花缤纷春屡残。

秦人汉世不须问,寂然自在桃花湾。

嵩岳游人忽相逐,群碧插空三十六。

渔人不见空怀想,路迷山口今谁访。

几时行,几时归。

本无行止吾何疑,岂将眼力随尘机。

行亦可,归亦可。

长沮桀溺非通道,此生未必山中老。

形式: 古风

五祖长老惠竹簟

六月如蒸火方老,三伏炎炎挠清抱。

閒中雨汗林末悄,忽得禅师祖山耗。

笛材未许龙凤吟,却织双纹惬高卧。

卷送西来尤是时,乃似乌薪雪天到。

长须为我扫幽榻,数尺涟漪细风过。

谩入祖山何所闻,但觉雷声肃慵堕。

欲酬此意知未能,且学文公赠相好。

形式: 古风

赠方外士

扰扰红尘高卧客,红尘不染人难识。

琅琅为讲还丹篇,若有清风濯胸臆。

玉兔走入流珠宫,正向时人失中得。

根本盖自仙翁传,仙翁住世千馀年。

形式: 古风

赠崔风子

崔风不风人莫测,只恐时人问消息。

子闻妙道今几年,百刻光阴贯今昔。

天柱峰头独看月,火里青龙产芽雪。

屋上无霜春势强,十二危楼电光彻。

剑潭居士心相从,何时遂扣逍遥翁。

自知心骨异凡物,岂愿老死浮生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