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其二)和清江李侯士弘来寿

闲思十八年前,依稀正是公年纪。

铜驼陌上,乌衣巷口,臣清如水。

是处风筝,满城昼锦,儿郎俊伟。

但幅巾藜杖,低垂白鬓,用与绮、问何里。

最忆他年甘旨。也曾经、三仕三已。

至今结习,馀年未了,业多生绮。

安得滕廛,移将近市,长薰晋鄙。

望福星炯炯,西江千里,待公来社。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回忆起十八年前,仿佛还是您年轻的时候。
在繁华的铜驼陌和乌衣巷口,我像清泉般忠诚。
到处都是飘扬的风筝,全城的人们穿着华丽,年轻人英姿飒爽。
如今只余我头戴幅巾手执藜杖,白发低垂,不知身处何方。
最怀念那些共度的美好时光,也曾三次出仕三次退隐。
这些年来,旧习难改,晚年仍未了结,心中满是对您的思念。
如何能将这宁静的住所移到热闹的市区,只为等待您的归来。
期待着您如明亮的福星,照亮千里西江,我们在社日聚会等待您的到来。

注释

闲思:闲暇时的回想。
公年纪:指对方年轻时。
铜驼陌:古代长安的街道名。
乌衣巷:南京古街名,象征贵族聚居地。
臣清如水:比喻忠诚如水。
幅巾藜杖:简朴的装扮。
绮:华美的丝织品,这里代指富贵生活。
甘旨:美好的食物,引申为温馨的日子。
三仕三已:多次出仕又多次退隐。
结习:积习,难以改变的习惯。
滕廛:理想的住所。
近市:靠近市场的地方,象征繁华。
福星:吉祥之星,象征好运。

鉴赏

这首词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词人刘辰翁所作,名为《水龙吟·其二》。词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闲思十八年前,依稀正是公年纪。”这里诗人通过“十八年前”的时间跨度,表达了一种淡淡的乡愁。词中“铜驼陌上,乌衣巷口”描绘了一个古朴而宁静的画面,“臣清如水”则是对那时环境和心境的生动写照。

“是处风筝,满城昼锦,儿郎俊伟。”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繁华与热闹,也流露出自己对于青春美好时代的无限留恋。

“但幅巾藜杖,低垂白鬓,用与绮、问何里。”这一句则表达了一种年华渐老,心境变化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头饰和手杖的描写,暗示了时光流转和个人身世的沧桑。

“最忆他年甘旨。”这是词中情感最为集中的表达,对往昔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溢于言表。紧接着的“也曾经、三仕三已”则是对自己一生历程的一种回顾,显示了诗人对于个人经历和成就的自豪。

“至今结习,馀年未了,业多生绮。”这一句中,“结习”指的是修行或学习上的积累,而“馀年未了”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岁月仍有期待的心情。最后的“业多生绮”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一生所学、所成就的一种自我肯定。

接下来的“安得滕廛,移将近市,长薰晋鄙。”表达了一种对安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滕廛”、“移将近市”都指向了一种从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转变为接近城市、融入社会的愿望。

最终,诗人通过“望福星炯炯,西江千里,待公来社。”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这里的“福星”象征着吉祥与幸福,而“西江千里”则是一种远方美好的寄托。“待公来社”则是诗人对于朋友或知己的邀请,希望共同享受那份期待中的美好。

整首词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出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其三)

看人削树成槎,布帆海上秋风浪。

白头坡老,知津水手,倚桄榔杖。

九点齐州,半生髀肉,烟尘苍莽。

但北窗梦转,青阴满眼,抚陈迹、玩新涨。

世事艰难已遍,笑而今、不堪重想。

龙筋虎骨,根深伏兔,擎空千丈。

礼乐文章,终须梦卜,南人为相。

问凌烟生面,他时彷佛,似何人像。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其一)丙申中秋,两道人出示四十年前濯缨楼赏月水调。臞仙和,意已尽,明日又续之

此夕酹江月,犹记濯缨秋。

濯缨又去如水,安得主人留。

旧日登楼长笑,此日新亭对泣,秃鬓冷飕飕。

木落下极浦,渔唱发中洲。芙蓉阙,鸳鸯阁,凤凰楼。

夜深白露纷下,谁见湿萤流。

自有此生有客,但恨有鱼无酒,不了一生浮。

重省看潮去,今夕是杭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其六)自龙眠李氏夜过臞山康氏,走笔和其家灯障水调,迫暮始归

不成三五夜,不放霎时晴。

长街灯火三两,到此眼方明。

把似每时庭院,传说个般障子,无路与君行。

推手复却手,都付断肠声。漏通晓,灯收市,人下棚。

中山铁马何似,遗恨杳难平。

一落掺挝声愤,再见大晟舞罢,乐事总伤情。

便有尘随马,也任雨霖铃。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十九)和马观复石头渡寄韵

明月隔千里,风动帐纹开。

故人锦字如梦,梦转雁初来。

倚遍西山朝爽,行过石头旧渡,久别忽经怀。

不得与之语,日夕独持杯。调绿水,歌白雪,有心哉。

也知尻高啄俯,无计脱尘埃。

狗尾貂蝉满座,贝带鵔鸃弄粉,一舆一臣台。

岁晚不如愿,谁更忿灰堆。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