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刁景纯招作将进酒呈同会

日光如镕金,涌上沧海流。

一朝复一朝,铸出万古愁。

大炉石破碎,世事安得休。

明月只照夜,时时如屈钩。

常娥与玉兔,捣药何所瘳。

大患不自治,更被虾蟆偷。

我思天地间,二物最取尤。

措置尚若此,细故曷用忧。

著书欲传道,未必如孔丘。

当时及后代,见薄彼耽周。

功名信难立,德行徒自脩。

劳劳于我生,蒂挂同赘疣。

不如听邻笛,就其举杯瓯。

笛不烦教养,酒不烦取求。

从今醉至春,从夏醉至秋。

勿禁鸡㹠鱼,间荐鹑雁鸠。

况多南方物,咸腥美咽喉。

计较无以过,试共阮籍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阳光如同熔化的黄金,流淌在苍茫的大海上。
一日又一日,这光芒铸就了无尽的哀愁。
巨大的炼炉石破裂,世间纷扰何时能停歇。
明亮的月亮只照亮夜晚,弯弯如勾,时时刻刻。
嫦娥和玉兔捣药,又能治愈什么人间疾苦。
最大的祸患在于自身不治,反被虾蟆窃取。
我在天地间思索,这两样东西最为突出。
面对这样的境况,琐事何必忧虑。
我写书想传达道理,或许不如孔子般深远。
无论是当下还是后世,都轻视沉迷享乐的人。
功名确实难以稳固,品德修养却只能独自修炼。
我的一生辛劳,如同果实上的赘瘤。
不如倾听邻家笛声,享受饮酒的乐趣。
笛声无需培养,美酒无需强求。
从此春醉到夏,再由夏醉到秋。
不必禁止鸡豚鱼肉,偶尔也推荐野鸟。
更何况南方的特产,咸鲜美味触动喉咙。
衡量不过度,不妨与阮籍一起商议。

注释

沧海:形容大海广阔无垠。
铸出:形成、产生。
大炉石:象征巨大的生活压力或社会矛盾。
虾蟆:比喻小人或不怀好意之人。
耽周:沉迷于享乐。
劳劳:辛苦劳累。
笛:乐器,代表轻松的生活方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赴刁景纯招作将进酒呈同会》,描绘了日光熔金、沧海涌流的壮丽景象,寓言世事变迁,人生如梦。诗人感慨世事纷扰,明月虽皎洁却照见人间疾苦,嫦娥和玉兔的神话也未能解忧。他指出世间大患在于人心不治,个人功名难以立定,道德修养显得徒劳。诗人自我解嘲,选择饮酒度日,享受简单生活,认为比起繁琐的忧虑,不如听笛饮酒,随性而活。他主张不必过于计较,与友人共享美食,尤其是南方的鲜美食物,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态度。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梅尧臣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赵秘校见访

文学儒家子,儒本通天人。

蟏蛸尚先喜,吾党何迷津。

津亭一相过,不笑复不嚬。

应此识恬泊,曾匪慢尔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追咏崔奉礼小园

前此访君时,已观堂宇邃。

安知中屏开,自有幽林致。

花搴岩桂红,石擘云根翠。

正当秋风来,不见摇落意。

日得吟其间,何须去为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送刁经臣归润州兼寄昙师

古来山林士,一往不复返。

区区世上名,岂毕车自挽。

前有高山危,后有落日晚。

未知所止息,已慕田家饭。

爱君京口归,万事不著眼。

乘马饰鞍辔,乘舟画屋版。

长途与白浪,健驶固莫限。

力殚风定时,各各系岸栈。

寄语老空人,青崖勿锄刬。

形式: 古风

送刁景纯学士赴越州

会稽迎太守,舟屋画粉雘。

前舟载图书,后舟载女乐。

月出镜湖心,长笛使孤作。

还见渔者来,曾令李谟愕。

吹裂比竹管,士果不可度。

二分学宫装,艳色斗京洛。

尝闻有西子,菡萏不相若。

得郡考故迹,精绝古所怍。

慎莫为俗牵,乘閒数斟酌。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