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赵观文重试及第

一枝仙桂两回春,始觉文章可致身。

已把色丝要上第,又将彩笔冠群伦。

龙泉再淬方知利,火浣重烧转更新。

今日街头看御榜,大能荣耀苦心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一枝桂花经历了两次春天,我才明白写作可以让我有所成就。
我已经准备好用彩色的丝线参加科举考试,还想用我的才情在众人之上独占鳌头。
只有经过龙泉的再次磨砺,我才知道自己的价值;经过火浣布的反复洗涤,我变得更出色。
今天走在街上,期待看到皇帝发布的科举榜单,那些勤奋刻苦的人终将获得荣耀。

注释

仙桂:比喻才华出众或科举及第的象征。
文章:指诗词、文章,也可指科举应试的文章。
色丝: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使用的彩色丝线,用于填写试卷。
上第: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取得高名次。
彩笔:比喻文采出众,也指参加科举考试的文具。
群伦:众人,这里指科举考试中的其他竞争者。
龙泉:古代著名的剑器产地,这里比喻磨砺才华。
火浣:古代一种耐火的布料,这里比喻反复锤炼。
御榜:皇帝发布的科举考试录取名单。
苦心人:形容勤奋刻苦、用心钻研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褚载在唐朝所作,名为《贺赵观文重试及第》。从内容来看,诗人在赞美一位学者赵观文的文章才能和其考试及格的情况。

"一枝仙桂两回春,始觉文章可致身。" 这两句描绘了赵观文的文学才华如同仙桂一般,每次考验都能春风得意,展现出他通过文章可以达到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境界。

"已把色丝要上第,又将彩笔冠群伦。" 这两句表明赵观文不仅在诗词上有所成就,还能够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学地位,成为文坛上的领军人物。

"龙泉再淬方知利,火浣重烧转更新。" 这两句借用剑和金属的锻造过程来比喻赵观文不断磨练自己的学问,通过反复的学习和实践,使得他的知识和才华更加纯正和深厚。

"今日街头看御榜,大能荣耀苦心人。"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赵观文最终在考场上取得成功的喜悦,认为他能够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才能,是对那些辛勤用功之人的最大荣耀。

整首诗通过精美的辞藻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成就的赞赏,以及对于个人努力与成功的肯定。

收录诗词(14)

褚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晓发

贪路贪名须早发,枕前无计暂裴回。

才闻鸡唱呼童起,已有铃声过驿来。

衣湿乍惊沾雾露,马行仍未见尘埃。

朝朝陌上侵星去,待得酬身了便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晓感

晓鼓鼕鼕星汉微,佩金鸣玉斗光辉。

出门各自争岐路,至老何人免是非。

大道不应由曲取,浮生还要略知机。

故园华表高高在,可得不如丁令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移石

磷?一片溪中石,恰称幽人弹素琴。

浪侵多年苔色在,洗来今日碏痕深。

磨看粹色何殊玉,敲有奇声直异金。

不是不堪为器用,都缘良匠未留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道士

簪星曳月下蓬壶,曾见东皋种白榆。

六甲威灵藏瑞检,五龙雷电绕霜都。

惟教鹤探丹丘信,不使人窥太乙炉。

闻说葛陂风浪恶,许骑青鹿从行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