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幻住庵

磬声飘出半林闻,中有茅庵隐白云。

几树秋声虚槛度,数竿清影碧窗分。

閒僧煮茗能留客,野鸟吟松独远群。

此日已将尘世隔,逃禅漫学诵经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超脱的山中修行图景。首联“磬声飘出半林闻,中有茅庵隐白云”以清脆的磬声引出画面,点明了地点在半山林间,有一座隐于白云之中的茅庵,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颔联“几树秋声虚槛度,数竿清影碧窗分”进一步渲染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美,秋风轻拂,树木的声音穿过空旷的栏杆,几竿翠竹的影子清晰地映照在碧绿的窗上,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颈联“閒僧煮茗能留客,野鸟吟松独远群”则展现了庵内僧人的生活状态,他们悠闲地煮茶待客,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更显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尾联“此日已将尘世隔,逃禅漫学诵经文”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与尘世的隔绝,寻求心灵的解脱与升华,通过诵读佛经来达到精神上的净化与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庵堂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收录诗词(106)

沈光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成

最是贫来韬迹宜,强争枘凿竟忘痴。

客窗诗苦囊兼涩,旅梦春浓老不知。

失意无成知得少,灰心已久望燃疑。

生嫌岂独刘惔妹,难笑东山掩鼻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夕餐不给戏成

难道夷齐饿一家,萧然群坐看晴霞。

炼成五色奚堪煮,醉羡中山不易赊。

秋到加餐凭素字,更深吸露饱空华。

明朝待汲溪头水,扫叶烹来且吃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自疑

我自知人人未知,为人谋得己偏疑。

拈诗且脱寒酸气,作梦偏多欣喜时。

卧学袁安愁饿死,乞同伍员欲投谁。

可怜声应年来少,一味虚脾只自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仲春日友人招饮不赴

并无一事慰相知,占住桃源亦颇宜。

诗债屡稽明月夜,酒缘偏误好花时。

频收静致留春雨,忽发新思寄柳枝。

却讶渔人焉得到,遂令鸡犬也生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