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四)

作吏荒城里,穷愁欲不胜。

病多唯识药,年老渐亲僧。

梦觉空堂月,诗成满砚冰。

故人多得路,寂寞不相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在荒凉的城市中做官,困苦和忧愁几乎难以承受。
疾病缠身,我只熟悉各种药物,年老后更亲近僧侣。
梦醒时分,空荡的厅堂只有月光,写诗时砚台上的墨水已结成冰。
虽然旧友大多有了出路,但我的寂寞与之并不相符。

注释

作吏:做官。
荒城:荒凉的城市。
穷愁:困苦和忧愁。
不胜:难以承受。
病多:疾病缠身。
识药:熟悉药物。
亲僧:亲近僧侣。
梦觉:梦醒。
空堂:空荡的厅堂。
月:月光。
满砚冰:砚台上的墨水结冰。
故人:旧友。
得路:有了出路。
寂寞:寂寞。
不相称:不相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吏在偏远荒城中的凄凉生活。"作吏荒城里,穷愁欲不胜"表达了诗人因工作繁重和物质贫乏带来的深深忧虑。"病多唯识药"则透露出诗人健康状况不佳,只能依赖于草药来维持生活。"年老渐亲僧"反映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越来越感到孤独和寂寞,甚至开始与僧侣为伴,以寻求心灵的慰藉。

梦境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一种逃避,在"梦觉空堂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但这些美好的东西对于他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诗成满砚冰"则显示了诗人的才华和坚持,即便是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也能通过文学创作来保持内心的清冷和坚定。

最后两句"故人多得路,寂寞不相称"表达了诗人对昔日旧友的思念,但现实中的孤独感却与那些美好的回忆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这种寂寞感更为深重。整首诗通过对生活艰辛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五)

谁念东山客,栖栖守印床。

何年得事尽,终日逐人忙。

醉卧谁知叫,闲书不著行。

人间长检束,与此岂相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六)

朝朝眉不展,多病怕逢迎。

引水远通涧,垒山高过城。

秋灯照树色,寒雨落池声。

好是吟诗夜,披衣坐到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七)

簿籍谁能问,风寒趁早眠。

每旬常乞假,隔月探支钱。

还往嫌诗僻,亲情怪酒颠。

谋身须上计,终久是归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八)

闭门风雨里,落叶与阶齐。

野客嫌杯小,山翁喜枕低。

听琴知道性,寻药得诗题。

谁更能骑马,闲行祗杖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