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九)再赋牡丹

去岁君家把酒杯。雪中曾见牡丹开。

而今纨扇薰风里,又见疏枝月下梅。

欢几许,醉方回。明朝归路有人催。

低声待向他家道,带得歌声满耳来。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其九》。它以牡丹为线索,通过回忆去年雪中的牡丹盛开和今年夏夜月下梅花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情感。首句“去岁君家把酒杯”回忆了去年与友人共饮赏花的情景,接着“雪中曾见牡丹开”描绘了当时的热闹与惊艳。然而,现在“而今纨扇薰风里”,诗人身处夏季,只有“疏枝月下梅”的冷清景象,暗示了人事变迁。

“欢几许,醉方回”写出了诗人借酒浇愁的欢乐与醉意,但“明朝归路有人催”又透露出离别在即的紧迫感。最后两句“低声待向他家道,带得歌声满耳来”,诗人想象着向友人家告别时,希望能带走一些美好的歌声,以慰藉自己即将离去的心。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牡丹为纽带,串联起过去与现在的回忆,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东阳道中(其五)代人赋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九)寻菊花无有,戏作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七)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十五)戏题村舍

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余家即聘周。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