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妙高亭

雨馀山石洗孱颜,卧虎蹲羊各自闲。

杖屦贪穿秋色好,不知衣惹藓痕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雨后山石显得更加清新,仿佛洗净了疲惫的容颜。
静卧的老虎和蹲坐的羊各自悠闲自在。

注释

雨馀:雨后。
山石:山上的石头。
洗孱颜:洗净了疲惫的容颜。
卧虎:静卧的老虎。
蹲羊:蹲坐的羊。
各自闲:各自悠闲。
杖屦:手杖和鞋子,这里指代散步。
贪穿:喜欢漫步。
秋色好:秋天的景色优美。
衣惹藓痕斑:衣服上沾染了青苔的斑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自然的山间景象。"雨馀山石洗孱颜",通过“雨馀”一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水分洗净了山石,使其显得更加干净坚硬。这不仅是对视觉的描绘,也触动了读者的感觉,让人仿佛能听到雨后的山间清脆的声音。

"卧虎蹲羊各自闲",这两句运用了“卧虎”和“蹲羊”的形象,将它们安逸自在的情态生动地展现出来。这里的“卧虎”和“蹲羊”不仅是动物的写实,更有可能隐喻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杖屦贪穿秋色好"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赏。诗人手持拐杖,行走于秋天的山林中,感受着秋色的美好。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

最后,“不知衣惹藓痕斑”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忘我境界。他沉浸在自然之中,以至于不知道自己的衣衫是否已经被野外的藓类植物所沾染,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山石、动物和秋色的描写,以及诗人自身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和精神寄托。

收录诗词(2)

张嗣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谷潭

崎岖鸟道开烟萝,长松偃蹇声荡摩。

白龙怒吼挂绝壁,苍兕离立迎清波。

枯筇拄破青苔色,雷雨收功神敛迹。

穷源不得空归来,掬雪抟珠三太息。

形式: 古风

水调歌头

名节本来重,轩冕亦何轻。

人间儿戏,刚自指点客星明。

黄屋龙旗九仞,苍石渔丝千尺,谁辱又谁荣。

会得傥来意,方识古交情。想当时,奇男子,汉真人。

龙潜豹隐,胸中同是一经纶。

公办中兴事业,我向沧浪学钓,各自寄吾真。

谁信往来客,千古诵清名。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题汪水云诗卷

君不见伯牙流水心,不是子期谁知音。

又不见颖师浮云操,不是昌黎谁品藻。

伯牙千古颖无人,此心此操谁重陈。

折扬黄华笑哑哑,寥寥太古风无淳。

钱唐君别二十载,江南江北情如海。

吴霜半染鬓边丝,朗吟浩荡殊未艾。

十年尊酒又逢君,行歌流水弦浮云。

在自大古,雅澹飘逸思不群。

能言名山大川壮丽可怪处,收拾胸中为一部。

归来历历写瑶琴,一种风气传千古。

又言黄河泰华六合之内不胜游,何如九州之内更九州。

抱琴飘飘风万里,曾是天涯海角头。

当时此琴落落天西北,土音往往几人还解得。

怊怅悲愤恩怨昵昵多少情,尽寄胡笳十八拍。

会心又见钟子期,识操又遇韩昌黎。

眼高已觉空四海,此水此云不在他人知。

形式: 古风

七月二十日忽有青蝇翔舞坐隅挥之不去

每见营营止樊棘,不应遗矢未央宫。

恐报苻坚笔端事,自疑今在洒心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