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在蓟北的庭院中荒凉冷清,老朋友已很少在这里相见,哪里能找到一个登高远望的好地方,来为朋友送行。
今天我们暂时一同品尝着芬芳的菊花酒,明天你就要像随风飘散的断蓬一样远行了。

注释

蓟庭:指蓟州地区,这里代指北方边远地区,萧瑟形容环境荒凉冷清。
故人:老朋友。
稀:稀少。
何处:哪里。
暂同:暂时一起。
芳菊酒:芳香的菊花酒,常在重阳节饮用,象征友情与离别。
明朝:明天。
断蓬:断根的蓬草,随风飘荡,比喻即将远行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九日送别》,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淡淡的离愁与怀旧的情绪。开篇“蓟庭萧瑟故人稀”几字,便设定了一个秋意深浓、故人凋零的场景。“蓟门”本指北方边塞,此处代指诗人居住之地,而“萧瑟”则传达出一种秋天特有的肃杀气息,树叶纷飞,给人以萧瑟感。接着,“故人稀”四字,则是对往昔友情的怀念,现今却只能在寥寥无几中寻觅。

“何处登高且送归”一句,是诗人表达了想要陪伴亲朋好友直至他们回家的愿望。这里的“登高”可能指的是一起去高处眺望,或者是比喻意味上的攀登生活的高峰,而“送归”则是对即将分别时那份不舍得离别的情感。

诗歌的后半部分,“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表达了诗人想和朋友们在今天共饮菊花酒,以此来缓解内心的忧伤与离愁。而“明朝”则指向未来,通过“断蓬飞”这个意象,传递出一种对未来的无奈与放弃。这里的“断蓬”本是比喻游子别离之苦,犹如野草随风飘散,无根可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在秋天即将与亲友分别时所产生的复杂情绪,是一首充满着离别之愁的佳作。

收录诗词(6)

王之涣(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汉族。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 字:季凌
  • 籍贯:绛州(今山西新绛县)
  • 生卒年:688年—742年

相关古诗词

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凉州词二首(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