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

不践名利道,始觉尘土腥。

不味稻粱食,始觉精神清。

罗浮奔走外,日月无短明。

山瘦松亦劲,鹤老飞更轻。

逍遥此中客,翠发皆长生。

草木多古色,鸡犬无新声。

君有出俗志,不贪英雄名。

傲然脱冠带,改换人间情。

去矣丹霄路,向晓云冥冥。

形式: 古风

翻译

不追求名利之路,才觉得世俗之气令人厌恶。
不沉迷于物质享受,才感到精神世界清澈纯净。
在外奔波于罗浮山之间,日月的光辉似乎也黯淡了。
山虽瘦但松树依然挺拔,鹤年老而飞翔更显轻盈。
在这逍遥自在的人,黑发常驻,如同长生不老。
草木充满古老的颜色,鸡犬的叫声也没有新鲜感。
你有超凡脱俗的志向,不贪图英雄的名声。
傲然地脱下官帽束带,改变世间的情态。
离别踏上通往天际的道路,清晨云雾缭绕迷蒙。

注释

不践:不涉足。
名利道:名利之路。
稻粱食:指普通人的物质生活。
精神清:精神清爽。
罗浮:山名,这里代指在外奔波的生活。
短明:明亮短暂。
山瘦:山势瘦削。
松亦劲:松树依然坚韧。
鹤老飞更轻:鹤龄虽高,飞翔却更显得轻盈自如。
逍遥此中客:在此自由自在的人。
翠发:黑发,指年轻。
新声:新的声音。
出俗志:超出世俗的志向。
英雄名:英雄的名誉。
傲然:骄傲的样子。
脱冠带:脱下官帽和束带,象征摆脱束缚。
丹霄路:通向高位或仙境的道路。
云冥冥:云雾弥漫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不再沉迷于尘世的纷争,内心获得了一份清净。不仅如此,他还远离了物欲的诱惑,对稻粱等日常食物都不再有所谓,从而使精神达到一种清明的境界。

接着,诗人将自己的状态与自然界相对应,罗浮山中奔走自如,就像日月运行不息,自身虽处在自然之中,却也感受不到时间的短暂。山瘦而松树依旧坚劲,鹤老却飞得更为轻盈,这些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他感到自己在这一切中逍遥自如,甚至连头发都显得青翠而长寿。

接下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环境,草木都带有古老的色彩,鸡犬的声音也不再是新鲜感受,这一切都是他超脱尘世后所感受到的一种宁静与和谐。诗人表明自己有一颗出尘俗的志向,不羡慕那些英雄的名声。

最后,诗人以一种傲然的态度,抛弃了过去的束缚,包括冠带等物质象征,同时也改变了自己对世间情感的看法。随后,他告别了尘世往事,向着那遥远的丹霄之路,步入那云雾弥漫、光明不见的深处。这一段落充分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物欲的决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精神独立与自由生活态度的向往。他的语言简洁而有力,每个字每个句都在传达着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收录诗词(1)

司马退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陆鲁望白菊

耻共金英一例开,素芳须待早霜催。

绕篱看见成瑶圃,泛酒须迷傍玉杯。

映水好将蘋作伴,犯寒疑与雪为媒。

夫君每尚风流事,应为徐妃致此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

此去欢荣冠士林,离筵休恨酒杯深。

云梯万仞初高步,月桂馀香尚满襟。

鸣棹晓冲苍霭发,落帆寒动白华吟。

君家祖德惟清苦,却笑当时问绢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雅琴篇

亭亭峄阳树,落落千万寻。

独抱出云节,孤生不作林。

影摇绿波水,彩绚丹霞岑。

直干思有托,雅志期所任。

匠者果留盼,雕斲为雅琴。

文以楚山玉,错以昆吾金。

虬凤吐奇状,商徵含清音。

清音雅调感君子,一抚一弄怀知己。

不知钟期百年馀,还忆朝朝几千里。

马卿台上应芜没,阮籍帷前空已矣。

山情水意君不知,拂匣调弦为谁理。

调弦拂匣倍含情,况复空山秋月明。

陇水悲风已呜咽,离鹍别鹤更凄清。

将军塞外多奇操,中散林间有正声。

正声谐风雅,欲竟此曲谁知者。

自言幽隐乏先容,不道人物知音寡。

谁能一奏和天地,谁能再抚欢朝野。

朝野欢娱乐未央,车马骈阗盛彩章。

岁岁汾川事箫鼓,朝朝伊水听笙簧。

窈窕楼台临上路,妖娆歌舞出平阳。

弹弦本自称仁祖,吹管由来许季长。

犹怜雅歌淡无味,渌水白云谁相贵。

还将逸词赏幽心,不觉繁声论远意。

传闻帝乐奏钧天,傥冀微躬备五弦。

愿持东武宫商韵,长奉南熏亿万年。

形式: 古风

乙丑人日

自怪扶持七十身,归来又见故乡春。

今朝人日逢人喜,不料偷生作老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