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寻司空文明逢深上人因寄晋侍御

鹤裘筇竹杖,语笑过林中。

正是月明夜,陶家见远公。

自嫌山客务,不与汉官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诗人穿行在林中,与远公陶家相遇。月色明亮,氛围恬静。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蕴含了诗人与世俗官职保持距离的情怀。

"鹤裘筇竹杖"一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夜行者的形象。"语笑过林中"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嚣、自在享受自然之美的情趣。

"正是月明夜,陶家见远公"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诗人偶遇友人的情境,其中“陶家”指的是陶潜,他崇尚隐逸生活,与世俗保持距离。这里的“远公”则可能是对陶潜的一种尊称。

"自嫌山客务,不与汉官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独到见解和选择。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介山中客,没有参与朝廷之事,与汉代官员不同,这里不仅指时间上的区别,更有精神层面的差异。诗人自视为山野之士,拒绝与世俗的官职同流合污。

整首诗通过对夜色、自然和人物交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物外、崇尚自然之美的心境,以及他对于世俗功名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春游乐

游童苏合弹,倡女蒲葵扇。

初日映城时,相思忽相见。

褰裳蹋路草,理鬓回花面。

薄暮不同归,留情此芳甸。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相和歌辞.乌栖曲

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斜。

柳树乌争宿,争枝未得飞上屋。

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形式: 乐府曲辞

相和歌辞.襄阳曲

襄阳堤路长,草碧杨柳黄。

谁家女儿临夜妆,红罗帐里有灯光。

雀钗翠羽动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

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

贾生十八称才子,空得门前一断肠。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胡腾儿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

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