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襄阳曲

襄阳堤路长,草碧杨柳黄。

谁家女儿临夜妆,红罗帐里有灯光。

雀钗翠羽动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

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

贾生十八称才子,空得门前一断肠。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襄阳城外堤路边的春夜景象。开篇“襄阳堤路长,草碧杨柳黄”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绿意和柳絮飞扬的画面,给人以生机勃发之感。接下来的“谁家女儿临夜妆,红罗帐里有灯光”则转入室内,一位少女在深夜进行着妆扮,她的房间里透出微弱的灯光,这不仅描绘了她的忙碌,更暗示了她对明日可能的社交活动或是情意绵绵之境。"雀钗翠羽动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中,“雀钗”和“翠羽”都是古代妇女头饰的名称,而“明珰”则指的是耳环,这些装饰品在灯光下闪耀,使人联想到少女精心的打扮和内心的矛盾。"欲出不出"表达了她既想出门交际,又犹豫不决的心情。

“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则描绘了一室之内的另一个场景:与少女一同生活的女伴正在整理着衣物,而院中的月光清冷,如同初冬的霜雪。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室内外的温度差异,以及女性们在这个春夜里各自的心境。

最后,“贾生十八称才子,空得门前一断肠”则是对历史上著名才子的赞美与感慨。贾生,即东汉的贾谊,他以年轻有为而闻名于世,但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无奈和悲凉,即便才华横溢,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施展,故有“空得门前一断肠”之叹。

整首诗通过对襄阳城堤路春夜景象的细腻描绘,再现了古代女性在春夜里的生活片段和内心世界,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才子的怀念与感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胡腾儿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

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

形式: 古风

荆门歌送兄赴夔州

余兄佐郡经西楚,饯行因赋荆门雨。

??燮燮声渐繁,浦里人家收市喧。

重阴大点过欲尽,碎浪柔文相与翻。

云间怅望荆衡路,万里青山一时暮。

琵琶寺里响空廊,熨斗陂前湿荒戍。

沙尾长樯发渐稀,竹竿草屩涉流归。

夷陵已远半成烧,汉上游倡始濯衣。

船门相对多商估,葛服龙钟篷下语。

自是湘州石燕飞,那关齐地商羊舞。

曾为江客念江行,肠断秋荷雨打声。

摩天古木不可见,住岳高僧空得名。

今朝拜首临欲别,遥忆荆门雨中发。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荆州泊

南楼西下时,月里闻来棹。

桂水舳舻回,荆州津济闹。

移帷望星汉,引带思容貌。

今夜一江人,唯应妾身觉。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效]韵

送王副使还并州

并州近胡地,此去事风沙。

铁马垂金络,貂裘犯雪花。

曾持两郡印,多比五侯家。

继世新恩厚,从军旧国赊。

戍烟千里直,边雁一行斜。

想到清油幕,长谋出左车。

形式: 排律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