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斋

谁知望云眼,犯此没马尘。

故山招不归,定为猿鹤嗔。

煌煌帝王州,喜有东山人。

频来云雾斋,阅公碧璘珣。

要偿风月债,痛吟岩壑春。

贤哉万卷藏,膏馥馀八珍。

空肠借一饱,已觉笑语新。

肯学解颐公,凿壁恼四邻。

大胜不求直,乐我平生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岩斋》,出自宋代文学家吴可之手。全诗采用了古典诗词中的七言绝句形式,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诗人在开篇便以“谁知望云眼”表达对遥不可及之物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世俗隔绝的心态。“犯此没马尘”则是说自己的生活远离尘嚣,仿佛置身于另一番天地。

接着,“故山招不归”、“定为猿鹤嗔”两句,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排斥。这里的“故山”象征着纯净与自由,而“猿鹤”的形象则寓意于超脱尘世,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放。

“煌煌帝王州”,通过对宏伟建筑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权势和辉煌的冷漠态度。相反,“喜有东山人”则表明诗人更倾向于寻找心灵上的伙伴,而非追求物质世界的荣耀。

“频来云雾斋”,“阅公碧璘珣”两句,通过对“云雾斋”的描写和对珍贵文物的观赏,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生活和文化艺术的追求。这里的“云雾斋”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居所,而“碧璘珣”则是古代珍奇之物,代表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尊崇。

在后半部分,“要偿风月债”、“痛吟岩壑春”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感激与回报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愫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这里的“风月债”暗示着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而“岩壑春”则是诗人心中永恒不变的自然美景。

接下来的“贤哉万卷藏”、“膏馥馀八珍”两句,通过对书籍和文化遗产的赞美,展示了诗人的学识渊博与对于知识的尊重。这里的“万卷藏”象征着广博的学问,而“膏馥馀八珍”则代表了诗人对于高雅生活的追求。

在最后,“空肠借一饱”、“已觉笑语新”两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精神食粮的心境。这里的“空肠”象征着物质上的清贫,而“笑语新”则是精神上的一种满足和更新。

全诗最后,“肯学解颐公”、“凿壁恼四邻”两句,通过对古代隐逸之士的学习和对世俗观念的反抗,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社会规范之间冲突的情感。这里的“解颐公”是历史上有名的隐逸,而“凿壁恼四邻”则表现出一种不愿意被束缚的心态。

总体来说,《岩斋》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对自然、学问和精神生活的深刻追求,以及对于世俗权势的超脱态度。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透露出一位文学家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6)

吴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养竹

渭川分一种,亲植隐岩东。

有实终来凤,无心自化龙。

疏阴留夜月,清韵起秋风。

待养鳌竿就,沧溟作钓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故人来自舂陵出示初寮翰墨感时怀旧辄为长句

先生视草白玉堂,文章一出自名世。

分光莲烛真为荣,拭吐龙巾何足拟。

艮岑夜召趋神霄,怜我婆娑百僚底。

紫禁欢传拜左辖,漫刺走贺城南第。

羸僮瘦马堂阶下,叹我粗官殊少味。

惊闻一麾出燕山,旆旌遽下云汉间。

睿思官曹方顾宠,笑我翻然归挂冠。

金兵南来郡国破,二圣北狩天步艰。

黎元鼎沸死乡土,士夫云扰奔荆蛮。

一人尝胆固不易,诸将束胸今何难。

朝来喜见舂陵客,问讯先生多翰墨。

怀古伤时初不忘,回首长安泪横臆。

君不见虎踞龙盘气象雄,王者都此成大功。

遥知庙堂有高论,似闻天跸移江东。

几年中兴要贤俊,颇怀仲父安东晋。

形式: 古风

秘古堂诗

群儿只解秘金玉,百岁作痴空润屋。

君家胜味渠不知,掉头归来北窗读。

插架整整三万签,谁何有书真不然。

是中文字到蝌蚪,补亡应得由庚篇。

异锦千囊更妙好,中有玉奁藏小草。

不烦脱帽苦挥毫,漫说惊蛇杂飞鸟。

摩挲鼎彝自笑语,碧晕堆花久瘗土。

悬知百好堕儿戏,此物一出吞万古。

客来错恶初不解,把玩慇勤定为怪。

我知此老极不浅,规模正欲超三代。

形式: 古风

送王观复交代

文正活国手,颇恨见不及。

宦游识其孙,想像高冠岌。

岂但为交承,自是贤友执。

尤喜谈性命,微到鬼神泣。

吾曹饮沧海,百川资一吸。

失脚沙土间,卷舌舐泥汁。

焉依既云久,临别百忧集。

去去自护持,雨荷终不湿。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