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来自舂陵出示初寮翰墨感时怀旧辄为长句

先生视草白玉堂,文章一出自名世。

分光莲烛真为荣,拭吐龙巾何足拟。

艮岑夜召趋神霄,怜我婆娑百僚底。

紫禁欢传拜左辖,漫刺走贺城南第。

羸僮瘦马堂阶下,叹我粗官殊少味。

惊闻一麾出燕山,旆旌遽下云汉间。

睿思官曹方顾宠,笑我翻然归挂冠。

金兵南来郡国破,二圣北狩天步艰。

黎元鼎沸死乡土,士夫云扰奔荆蛮。

一人尝胆固不易,诸将束胸今何难。

朝来喜见舂陵客,问讯先生多翰墨。

怀古伤时初不忘,回首长安泪横臆。

君不见虎踞龙盘气象雄,王者都此成大功。

遥知庙堂有高论,似闻天跸移江东。

几年中兴要贤俊,颇怀仲父安东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理论家吴可的作品,展现了他对友人初寮翰墨技艺的赞美与怀旧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文化素养和个人情感。

首句“先生视草白玉堂,文章一出自名世”即点明了友人在文学上的造诣和影响力,通过对比“白玉堂”,形象地表达了其作品的纯洁与高贵。紧接着,“分光莲烛真为荣,拭吐龙巾何足拟”则进一步强调了初寮翰墨技艺之精湛,难以匹敌。

中间部分“羸僮瘦马堂阶下,叹我粗官殊少味。惊闻一麾出燕山,旆旌遽下云汉间”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仕途的无奈和淡泊,同时也透露出对初寮才华的钦佩。

末尾“君不见虎踞龙盘气象雄,王者都此成大功。遥知庙堂有高论,似闻天跸移江东”则是作者借古今之比较,表达了对初寮才能和未来可能取得的伟业的预祝和期待。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友人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更通过个人经历与感受,反映出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收录诗词(66)

吴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秘古堂诗

群儿只解秘金玉,百岁作痴空润屋。

君家胜味渠不知,掉头归来北窗读。

插架整整三万签,谁何有书真不然。

是中文字到蝌蚪,补亡应得由庚篇。

异锦千囊更妙好,中有玉奁藏小草。

不烦脱帽苦挥毫,漫说惊蛇杂飞鸟。

摩挲鼎彝自笑语,碧晕堆花久瘗土。

悬知百好堕儿戏,此物一出吞万古。

客来错恶初不解,把玩慇勤定为怪。

我知此老极不浅,规模正欲超三代。

形式: 古风

送王观复交代

文正活国手,颇恨见不及。

宦游识其孙,想像高冠岌。

岂但为交承,自是贤友执。

尤喜谈性命,微到鬼神泣。

吾曹饮沧海,百川资一吸。

失脚沙土间,卷舌舐泥汁。

焉依既云久,临别百忧集。

去去自护持,雨荷终不湿。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送李四清

连侯爱画鱼,李侯爱画山。

诗情动幽怀,摹写不少閒。

骚雅移丹青,妙寄云水间。

翻然欲登涉,试寻芷与兰。

我不一音解,早年便挂冠。

养拙颓檐下,任真亦足欢。

敌骑践江浙,少长奔荆蛮。

却行虎狼区,益知行路难。

乱来战未息,老去食转艰。

前年治南亩,颇喜人牛安。

力耕日以广,心事日以宽。

行当遂野性,策杖寻江干。

云深几茅屋,柳映一柴关。

扁舟鸣拨剌,危亭秀孱颜。

安得两玉人,邻曲相追攀。

真赏会心处,应当谢毫端。

长哦洗兵马,随意罗杯盘。

伯雅要倾倒,莫厌数往还。

愿如三径松,馀生同岁寒。

形式: 古风

泰定斋诗

寂然数椽下,独耀一宇内。

脱落山水因,妙出仁智外。

君看鉴中事,作止本无碍。

年来识坐忘,唯馀照心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