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真州(其四)

秦庭痛哭血成川,翻讶中行背可鞭。

南北共知忠义苦,平生只少两淮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在秦国朝廷悲痛哭泣,泪水汇成河流
反而惊讶中行(人名)竟会遭受鞭打

注释

秦庭:指秦国的朝廷。
痛哭:极度悲伤地哭泣。
血成川:泪水多得像流淌的鲜血。
翻讶:出乎意料,感到惊讶。
中行: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指代某种行为或事件。
背可鞭:遭受鞭打,受到责罚。
南北:指全国范围。
共知:共同知道。
忠义:忠诚和道义。
苦:艰难困苦。
平生:一生。
两淮缘:没有到过两淮地区(古代行政区划,今江苏安徽一带)的经历。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将领文天祥的作品,反映了他在抗金战斗中不屈不挠、忠义坚定的英雄气概。诗人以“秦庭痛哭血成川”开篇,表达了对国家沦丧和民众苦难深切的忧虑之情。"翻讶中行背可鞭"则形象地描绘了战场上的惨烈与自我鞭策的坚定决心。

“南北共知忠义苦”一句,显示了诗人忠诚守志、无论南北皆为天下所 공认的崇高境界。"平生只少两淮缘"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出生并成长于江苏(古称“两淮”)这一地域背景的自我反思,表达了他虽生活在特定区域,却拥有超越地域限制的广阔胸襟。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文天祥个人的英雄气概与忠义情怀,也映射出整个时代的悲壮与斗争。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在艰难时世中坚守节操的决心。这首诗语言沉雄、意境深远,是研究宋代文学、了解古代英雄人物的一扇窗。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出真州(其三)

琼花堂上意茫然,志士忠臣泪彻泉。

赖有使君知义者,人方欲杀我犹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真州(其十三)

真州送骏已回城,暗里依随马垛行。

一阵西州三十里,摘星楼下打初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真州(其二)

扬州昨夜有人来,误把忠良按剑猜。

怪道使君无见解,城门前日不应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真州(其七)

人人争劝走淮西,莫犯翁翁按剑疑。

我问平山堂下路,忠臣见诎有天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