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一处险峻的山岭,视野开阔,可以远眺秦川。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六月登垄如登天,腾夷铁礓须判年。"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登山的艰难与攀登天空相提并论,形象地展示了山岭的险峻和高耸,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
"过险欲涉渭水渡,快眼喜见秦州川。"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克服困难后,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与期待之情。渭水是古代一个著名的河流,而秦州川则象征着一片丰饶的土地。
"溪塍青秧下白鹭,驿亭秀木含疏烟。"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谷景色,其中溪流、绿色的稻田和飞翔的白鹭共同构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画面,而远处的驿亭则笼罩在一层淡淡的烟雾之中,增添了几分神秘。
"投鞭清盥且展簟,明日去酌北流泉。" 这两句则透露出了诗人旅行的疲惫和对第二天继续前行的计划。在这里,“投鞭”意味着停下马匹休息,而“清盥”则是洗脸的意思,展开簟(一种草席)可能是在野外临时搭建的一个简易床榻。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明日继续前行并品尝沿途美景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山岭、河流和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宁静,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旅行生活和对大自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