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游凤池上,曾食凤池萍。
乞与江湖去,将期养素翎。
不同王逸少,辛苦写黄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过扬州参政宋谏议遗白鹅》,通过对曾经在凤池(皇宫)的经历和对白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回顾以及对归隐江湖的向往。首句“曾游凤池上”暗示了诗人过去的显赫地位,而“曾食凤池萍”则以池中浮萍暗喻宫廷生活。接着,“乞与江湖去”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自然的愿望,体现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最后两句“不同王逸少,辛苦写黄庭”,通过对比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勤苦练字的形象,表明诗人不愿像他那样为官劳累,而是希望过上宁静的隐居生活,专注于自我修养。“黄庭”在此指代书法艺术,与前文的“凤池”形成鲜明对比。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超脱的人生观。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天应怜逆旅,乞与顺风初。
不假卒添力,任从帆自疏。
燕搀舟尾健,鹢漱水花馀。
会与王都近,何须问疾徐。
茱萸堰在吴牛死,茱萸堰废吴牛闲。
吴牛闲,东南百货来如山。
淮流两山间,势束秋涨急。
聚石如伏兵,敛敛波下立。
轻舟不可防,而况昧所习。
暗值柂已毁,后者戒前及。
同发去渐遥,更愁寒滩涩。
昔送之官东郡时,夜阑对酒风揭屋。
君今淮海予再过,古驿依依老槐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