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红尘久帝城,高价动公卿。
竹柏寒方茂,骅骝老更成。
冰霜驱马瘦,书剑束装轻。
丞相虚东阁,遥知倒屣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别帝都赴任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心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红尘久帝城,高价动公卿。" 这两句点出了离别之苦,以及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这里的“红尘”指代繁华的都市,“帝城”则是皇帝所居之地。而“高价”一词用得极妙,既表现了物价昂贵,也寓意着对友情的珍视。
"竹柏寒方茂,骅骝老更成。" 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成长变化。竹、柏象征坚贞不屈,而“骅骝”则是年迈之马,这里用以比喻人到老年的坚持与成熟。
"冰霜驱马瘦,书剑束装轻。" 冰霜指冬日的寒冷,用来形容旅途中的艰辛,而“书剑”则象征着文官和武将,这里表明了出行者的准备充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怀。
"丞相虚东阁,遥知倒屣迎。" 丞相是高级官职的称谓,“虚东阁”则可能指朋友即将到达的工作地点。最后一句“遥知倒屣迎”表明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关心和期待,愿其旅途平安,即便身处异乡,也会受到当地人的热烈欢迎。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长,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古代士人之间的情谊与礼仪。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汉家太守治才高,楚国山川气象豪。
旗旆逶迤蟠梦泽,楼船赑屃压江涛。
雄名谁复知宣武,遗爱犹应祀叔敖。
何必三年求奏计,诏书朝夕赐金褒。
失意流年老,残春对夕阳。
可堪临远道,更复举离觞。
花柳已萧索,云山复渺茫。
西风如有意,音信勿相忘。
十上终无就,才高定复论。
清时守儒术,白首在丘园。
远树隐残日,孤烟生暮村。
扬鞭万里去,几许不销魂。
幕府遥三舍,传车乘一封。
忠深轻远道,醉暖失严冬。
圁水犹飞檄,芦阕未灭烽。
贤侯虽喜士,难得久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