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拜陵登京岘诗

孟冬十月交,杀盛阴欲终。

风烈无劲草,寒甚有凋松。

军井冰昼结,士马毡夜重。

晨登岘山首,霜雪凝未通。

息鞍循陇上,支剑望云峰。

表里观地险,升降究天容。

东岳覆如砺,瀛海安足穷。

伤哉良永矣,驰光不再中。

衰贱谢远顾,疲老还旧邦。

深德竟何报,徒令田陌空。

形式: 古风

翻译

初冬十月交替时,杀伐之气盛阴时将尽。
狂风猛烈无坚草,严寒至极松亦凋零。
军中井水白日结冰,战马夜披厚毡沉重。
清晨登上岘山之巅,霜雪封路尚未通行。
下马沿山脊前行,持剑眺望云遮峰顶。
内外观察地势之险,上下探究天际之容。
泰山稳固如磨刀石,广阔海洋哪有尽头。
可悲时光久远啊,流逝的光阴不再回。
卑微衰老难获远望,疲倦老迈归返故乡。
深厚恩德如何回报,只留下田间陌路空旷。

注释

孟冬:初冬时节。
十月交:十月份季节更替。
杀盛:杀伐之气旺盛。
阴欲终:阴气将尽。
风烈:风势猛烈。
无劲草:没有坚韧不倒的草。
寒甚:非常寒冷。
凋松:松树凋零。
军井:军队中的井。
冰昼结:白天就结冰。
士马:士兵与马匹。
毡夜重:夜晚毡毯厚重以御寒。
晨登:清晨攀登。
岘山首:岘山的山顶。
霜雪凝:霜雪凝结。
未通:道路不通。
息鞍:下马休息。
循陇上:沿着山脊走。
支剑:手持剑。
望云峰:眺望云雾中的山峰。
表里:内外,指地形的内外。
地险:地势险峻。
升降:上下探索。
天容:天空的景象。
东岳:指泰山,东方的高山。
覆如砺:像磨刀石一样稳固覆盖。
瀛海:大海,泛指广阔海域。
安足穷:哪里有尽头。
伤哉:可悲啊。
良永矣:时间长久。
驰光:流逝的光阴。
衰贱:衰老且地位卑微。
谢远顾:难以获得远大的关注。
疲老:疲惫衰老。
旧邦:故乡。
深德:深厚的恩德。
竟何报:最终如何回报。
徒令:只能让。
田陌:田野小路。
空:空旷,荒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士在严冬季节的战争生活,充满了悲凉和苍茫。开篇便是孟冬时节,寒风凛冽,草木无生气,松树亦受寒害,营寨中的井水结冰,连夜晚军马的毡衣都感到沉重。诗人登上岘山顶部,霜雪覆盖,一路艰难。诗中还透露出诗人的哀伤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自己衰老、贱卖旧情的感慨。

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描写反映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荒凉与哀痛,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个人的悲怆心境和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

荒途趣山楹,云崖隐灵室。

冈涧纷萦抱,林障沓重密。

昏昏磴路深,活活梁水疾。

幽隅秉昼烛,地牖窥朝日。

怪石似龙章,瑕璧丽锦质。

洞庭安可穷,漏井终不溢。

沈空绝景声,崩危坐惊栗。

神化岂有方,妙象竟无述。

至哉炼玉人,处此长自毕。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从登香炉峰诗

辞宗盛荆梦,登歌美凫绎。

徒收杞梓饶,曾非羽人宅。

罗景蔼云扃,沾光扈龙策。

御风亲列涂,乘山穷禹迹。

含啸对雾岑,延萝倚峰壁。

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

霜崖灭土膏,金涧测泉脉。

旋渊抱星汉,乳窦通海碧。

谷馆驾鸿人,岩栖咀丹客。

殊物藏珍怪,奇心隐仙籍。

高世伏音华,绵古遁精魄。

萧瑟生哀听,参差远惊觌。

惭无献赋才,洗污奉毫帛。

形式: 古风

日落望江赠荀丞诗

旅人乏愉乐,薄暮增思深。

日落岭云归,延颈望江阴。

乱流灇大壑,长雾匝高林。

林际无穷极,云边不可寻。

惟见独飞鸟,千里一扬音。

推其感物情,则知游子心。

君居帝京内,高会日挥金。

岂念慕群客,咨嗟恋景沈。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月下登楼连句

仿佛萝月光,缤纷篁雾阴。

乐来乱忧念,酒至歇忧心。

露入觉牖高,萤蜚测苑深。

清气澄永夜,流吹不可临。

密峰集浮碧,疏澜道瀛寻。

漱玉延幽性,攀桂藉知音。

辰意事沦晦,良欢戒勿寝。

昭景有遗驷,疏贾无留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