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望江赠荀丞诗

旅人乏愉乐,薄暮增思深。

日落岭云归,延颈望江阴。

乱流灇大壑,长雾匝高林。

林际无穷极,云边不可寻。

惟见独飞鸟,千里一扬音。

推其感物情,则知游子心。

君居帝京内,高会日挥金。

岂念慕群客,咨嗟恋景沈。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旅行者缺乏欢愉,黄昏时分思绪愈发深沉。
太阳落在山后,云彩归去,我伸长脖子眺望江河的另一边。
湍急的河流汇入深渊,浓雾环绕着高大的树林。
树林的边际无边无际,云层边缘难以追寻。
只见孤独的飞鸟,千里之外传来它的一声鸣叫。
体会它对景物的情感,就能理解游子的心情。
你住在京城之中,每日盛宴豪掷千金。
怎会想起这群思念家乡的朋友,哀叹沉醉于远方的景致。

注释

旅人:旅行者。
乏愉乐:缺少快乐。
薄暮:黄昏时分。
思深:深沉的思绪。
日落:太阳下山。
岭云:山岭上的云。
延颈:伸长脖子。
江阴:江河的北岸(古文中‘阴’常指山北水南)。
乱流:湍急的水流。
灇:流入,汇聚。
大壑:深渊。
长雾:浓雾。
匝:环绕。
林际:树林的边际。
无穷极:无边无际。
云边:云层的边缘。
不可寻:难以找到。
独飞鸟:孤独的鸟。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一扬音:发出一声鸣叫。
推其:根据,推断。
感物情:对周围事物的情感反应。
游子心:游子的心情,远离家乡的人的思绪。
君:您,指对方。
帝京:京城,国都。
高会:盛大的聚会。
日挥金:每天大量花费金钱,形容生活奢侈。
岂念:哪里会想到。
慕群客:思念这群朋友。
咨嗟:叹息。
恋景沈:沉醉于远方的景色,也可理解为因景而生的忧郁情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薄暮时分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开篇即以“乏愉乐”、“增思深”表达了游子对于美好事物不易感受愉悦的心境,以及日落之际思绪更为深长。

接下来的“日落岭云归,延颈望江阴”则生动地展现了旅人在日暮时分仰望远处山岭的云彩,希望能看到心中所向往的地方。这里的“岭云归”和“望江阴”都暗示着诗人内心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乱流灇大壑,长雾匝高林”两句则通过景物描写,展示了旅途中所见到的自然风光。奔腾的河水和缭绕的山雾都给人一种广阔无垠、不可测度之感。

“林际无穷极,云边不可寻”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表明诗人对于周遭环境的迷茫与探索。

而在这一切自然景物中,“惟见独飞鸟,千里一扬音”则突出了旅人的孤独和渺小。这里的“独飞鸟”象征着游子之心,而那遥远传来的“扬音”则是它与外界唯一的联系。

接着,“推其感物情,则知游子心”一句点明了诗人通过观察周遭环境,体会到旅人的内心世界。最后,“君居帝京内,高会日挥金。岂念慕群客,咨嗟恋景沈。”则是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旅人与自然景物的互动,深刻地表达了游子对故乡、朋友和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月下登楼连句

仿佛萝月光,缤纷篁雾阴。

乐来乱忧念,酒至歇忧心。

露入觉牖高,萤蜚测苑深。

清气澄永夜,流吹不可临。

密峰集浮碧,疏澜道瀛寻。

漱玉延幽性,攀桂藉知音。

辰意事沦晦,良欢戒勿寝。

昭景有遗驷,疏贾无留金。

形式: 古风

王昭君

既事转蓬远,心随雁路绝。

霜鞞旦夕惊,边笳中夜咽。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代升天行

家世宅关辅,胜带宦王城。

备闻十帝事,委曲两都情。

倦见物兴衰,骤睹俗屯平。

翩翻若回掌,恍惚似朝荣。

穷途悔短计,晚志重长生。

从师入远岳,结友事仙灵。

五图发金记,九籥隐丹经。

风餐委松宿,云卧恣天行。

冠霞登彩阁,解玉饮椒庭。

暂游越万里,少别数千龄。

凤台无还驾,箫管有遗声。

何时与汝曹,啄腐共吞腥。

形式: 古风

代少年时至衰老行

忆昔少年时,驰逐好名晨。

结友多贵门,出入富儿邻。

绮罗艳华风,车马自扬尘。

歌唱青齐女,弹筝燕赵人。

好酒多芳气,肴味厌时新。

今日每想念,此事邈无因。

寄语后生子,作乐当及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