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登楼连句

仿佛萝月光,缤纷篁雾阴。

乐来乱忧念,酒至歇忧心。

露入觉牖高,萤蜚测苑深。

清气澄永夜,流吹不可临。

密峰集浮碧,疏澜道瀛寻。

漱玉延幽性,攀桂藉知音。

辰意事沦晦,良欢戒勿寝。

昭景有遗驷,疏贾无留金。

形式: 古风

翻译

月光如萝藤般轻柔,竹林中的雾气在月色中更显迷蒙。
音乐响起,纷扰的忧虑被搅乱,美酒一来,心中的忧虑暂得停歇。
露水透进屋内,让人察觉窗棂之高,流萤飞舞,似乎在测量庭院的深邃。
清新的气息使长夜变得澄清,悠扬的曲声难以亲近。
密集的蜂群聚集在浮碧之上,稀疏的波澜指引着寻访仙岛之路。
漱石漱玉延续了隐居的性情,攀折桂花凭借的是知己的相知。
时光流逝,心意之事渐趋黯淡,美好的欢乐告诫我们不要沉睡。
明亮的日光下有被遗忘的马匹,而稀疏的商旅中没有遗留的财富。

注释

仿佛:好像。
萝月:形容月光轻柔,如同藤萝覆盖。
缤纷:繁多而杂乱的样子。
篁雾阴:竹林中的雾气显得阴凉而迷蒙。
乐来:音乐传来。
乱忧念:扰乱了忧愁的思绪。
酒至:饮酒之后。
歇忧心:心中的忧虑得到暂时的缓解。
露入:露水渗透进来。
觉牖高:感觉到窗户很高。
萤蜚:萤火虫飞舞。
测苑深:仿佛在探测庭院的深度。
清气:清新、干净的空气。
澄永夜:使夜晚变得清澈宁静。
流吹:流动的音乐或风声。
不可临:难以接近或体会。
密峰:密集的蜜蜂或其他昆虫。
浮碧:漂浮的绿色或水面。
疏澜:稀疏的波纹。
道瀛寻:指引道路去寻找仙境。
漱玉:比喻高洁的品性或清新的环境。
延幽性:延续或培养隐逸的性情。
攀桂:攀折桂花,比喻科举登第或高洁的行为。
藉知音:凭借知己的理解和支持。
辰意:时光、时日之意。
事沦晦:事情变得模糊不清或被遗忘。
良欢:美好的欢乐。
戒勿寝:告诫不要沉睡,要珍惜时光。
昭景:明亮的日光。
遗驷:被遗忘的马匹,比喻被忽视的人才或事物。
疏贾:稀疏的商队或交易。
无留金:没有遗留下的财富,象征机会的流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登楼赏月的意境图景。开篇“仿佛萝月光,缤纷篁雾阴”两句,以柔美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月亮如水,云雾缭绕的夜晚场景。“乐来乱忧念,酒至歇忧心”则表达了诗人在宴饮中暂时忘却烦恼,但内心深处仍存忧思。随后的“露入觉牖高,萤蜚测苑深”写出了夜晚的宁静与虫鸣声相伴,环境之幽深。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精神上的慰藉,“清气澄永夜,流吹不可临”则是对这份难以触及的清净之境的赞美。接下来的“密峰集浮碧,疏澜道瀛寻”描绘了山川之间清幽的景色,而“漱玉延幽性,攀桂藉知音”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深远理想的追求。

最后,“辰意事沦晦,良欢戒勿寝。昭景有遗驷,疏贾无留金”几句,既是对夜晚美好时光的珍惜,也含蕴着诗人对于未来命运和物质财富淡然的态度。

整首诗以其深远的意境、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精致的艺术构思,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王昭君

既事转蓬远,心随雁路绝。

霜鞞旦夕惊,边笳中夜咽。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代升天行

家世宅关辅,胜带宦王城。

备闻十帝事,委曲两都情。

倦见物兴衰,骤睹俗屯平。

翩翻若回掌,恍惚似朝荣。

穷途悔短计,晚志重长生。

从师入远岳,结友事仙灵。

五图发金记,九籥隐丹经。

风餐委松宿,云卧恣天行。

冠霞登彩阁,解玉饮椒庭。

暂游越万里,少别数千龄。

凤台无还驾,箫管有遗声。

何时与汝曹,啄腐共吞腥。

形式: 古风

代少年时至衰老行

忆昔少年时,驰逐好名晨。

结友多贵门,出入富儿邻。

绮罗艳华风,车马自扬尘。

歌唱青齐女,弹筝燕赵人。

好酒多芳气,肴味厌时新。

今日每想念,此事邈无因。

寄语后生子,作乐当及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代东门行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

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秋木,行子心肠断。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座,忧人不解颜。

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