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林亭

地湿莎青雨后天,桃花红近竹林边。

行人本是农桑客,记得春深欲种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雨后的地面湿润,莎草和青苔显得更绿,桃花盛开在竹林旁边。
行走的人原本就是农夫或蚕桑工人,还记得春天深处该是播种的时节。

注释

地湿:雨后地面湿润。
莎青:莎草和青苔。
雨后天:雨后的天气。
桃花:盛开的桃花。
红近:靠近红色的。
竹林边:竹林旁边。
行人:行走的人。
本是:原本是。
农桑客:农夫或蚕桑工人。
记得:记得。
春深:春天的深处。
欲种田:想要播种田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景象与农时劳作的生动图画。首句“地湿莎青雨后天”中,“地湿莎青”形容土地在细雨过后的湿润和嫩绿,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既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也为下文的情感铺垫。

紧接着的“桃花红近竹林边”更是画面中的一抹亮色。桃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美好与爱情,此处则是在雨后更加鲜艳,靠近竹林,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第三句“行人本是农桑客”中的“农桑客”指的是从事农业劳动的人,这里的“本是”表明诗人对自己的身份有着清晰的认知,并以此为荣,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归属感。

最后一句“记得春深欲种田”,则流露出一种急切之情。春天是播种的时候,诗人心中对土地的渴望和对劳作的期待跃然纸上,这不仅是农业生产周期的自然反应,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和工作的热爱与投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劳动和自然的尊重与喜爱。

收录诗词(320)

薛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字:太拙
  •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 生卒年:817-880年

相关古诗词

寿安水馆

地接山林兼有石,天悬星月更无云。

惊鸥上树满池水,瀺灂一声中夜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折杨柳十首(其七)

和风烟树九重城,夹路春阴十万营。

唯向边头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杏花

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楼。

谁知艳性终相负,乱向春风笑不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京中客舍闻筝

十二三弦共五音,每声如截远人心。

当时向秀闻邻笛,不是离家岁月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