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别子若为久,于心终不忘。
一杯评旧雨,两鬓对新霜。
客里春行早,愁边夜坐长。
明时成摈弃,无语及淮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别子若为久,于心终不忘"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渴望和牢记,这种思念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深刻。"一杯评旧雨,两鬓对新霜"则是诗人在饮酒时回忆往昔,头发间已见霜白,岁月的流逝让人感慨。
"客里春行早,愁边夜坐长"显示了诗人作为游子,对于春天的美好景致虽有所感受,但内心的忧虑和孤独感却久久不能消散。夜晚独自坐在异乡,他的心情是如此的寂寞和漫长。
最后两句"明时成摈弃,无语及淮乡"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放弃,以及他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深。"淮乡"在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指代,更是情感上的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一种深沉的离愁和对故土的无尽思念,是一首充满了悲凉与惆怅的别离之作。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为谒先儒马鬣茔,倚藤得得上天平。
直疑寺外崚嶒石,犹是胸中数万兵。
松障四开心目快,山泉一歃骨毛清。
坐间恰动思亲念,隐隐白云何处生。
著足万松关,东州第一山。
听泉穷地脉,历栈近天颜。
奎画疏烟外,钟声远树间。
衲翁曾有约,分我片时閒。
萧萧檐角雨,冉冉雨中舟。
年老难于别,春寒重却愁。
风窗乱书叶,尘壁暗灯篝。
夜半无来雁,披衣对小楼。
支藤来海峤,骨肉海西边。
对月成千里,举头同一天。
更沈寒戍角,歌急晚潮船。
孤雁商予意,声声落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