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都庆观

三仙一一驾红鸾,仙去云闲绕古坛。

炼药旧台空处所,挂衣乔木两摧残。

清风岭接猿声近,白石溪涵水影寒。

二十四峰皆古隐,振缨长往亦何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三位仙人各自乘坐红色鸾鸟离去,仙人的身影消失后,白云悠闲地环绕在古老的祭坛周围。
昔日炼药的平台已空无一人,只有老树见证了它的衰败,枝叶凋零。
清风岭上传来猿猴的叫声越来越近,白石溪中的流水映照出寒冷的光影。
二十四座山峰都是古老的隐士居所,想要振作精神长久地前往,又有什么困难呢。

注释

三仙:指三位神仙。
红鸾:神话中的吉祥神鸟。
云闲:形容白云悠然自在。
古坛:古老的祭祀或修行场所。
炼药旧台:过去炼丹制药的地方。
空处所:空荡无人。
挂衣乔木:高大的树木,可能有仙人曾挂衣修炼。
摧残:形容树木凋零。
清风岭:地名,有清风的山岭。
猿声近:猿猴的叫声清晰可闻。
白石溪:溪流名,以白石为特色。
水影寒:水面上映出寒冷的光影。
二十四峰:指周围的山峰数量。
古隐:古代的隐士。
振缨:振作精神。
长往:长久前往。
何难:有什么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三位仙人各自驾乘着红色的鸾鸟,而仙去之后,云朵便围绕在古老的祭坛周围。炼制丹药的旧台现在空无一人,只剩下破败的衣物挂在斜倚的树木上。清风山岭连绵,与猿啼声相呼应,而白石溪中水流潺潺,映照出水的影子显得格外寒冷。这二十四座峰峦都藏匿着古老的隐者,诗人振臂而行,向远方前进,也并非难事。

诗中的意境悠远,语言古朴,充满了仙界的神秘色彩。杜光庭作为唐代著名道士和文学家,其作品常常与道教思想相结合,这首诗也透露出对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仙境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23)

杜光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颇多,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山记》、《武夷山记》、《西湖古迹事实》等。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注重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无法见其原貌。研究的专著有《唐代老学研究——以成玄英、李荣、唐玄宗、《道德经》注疏为个案》等

  • 字:圣宾
  • 号:东瀛子
  • 籍贯:缙云
  • 生卒年:850—933

相关古诗词

题鸿都观

亡吴霸越已功全,深隐云林始学仙。

鸾鹤自飘三蜀驾,波涛犹忆五湖船。

双溪夜月明寒玉,众岭秋空敛翠烟。

也有扁舟归去兴,故乡东望思悠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福唐观二首(其一)

盘空蹑翠到山巅,竹殿云楼势逼天。

古洞草深微有路,旧碑文灭不知年。

八州物象通檐外,万里烟霞在目前。

自是人间轻举地,何须蓬岛访真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福唐观二首(其二)

曾随云水此山游,行尽层峰更上楼。

九月登临须有意,七年岐路亦堪愁。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暂熟炉香不须去,伫陪天仗入神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鹤鸣山

五气云龙下泰清,三天真客已功成。

人间回首山川小,天上凌云剑佩轻。

花拥石坛何寂寞,草平辙迹自分明。

鹿裘高士如相遇,不待岩前鹤有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