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游方山应诏诗

清汉夜昭皙,扶桑晓陆离。

发歌摐阳下,建羽朝夕池。

摐金浮水若,耸跸诏山祗。

一沾九霄露,藜藿终自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交织的画面。首句“清汉夜昭皙”,以“清汉”指代长江,表达了夜晚时分辨识水天相接之美。次句“扶桑晓陆离”,则是借助古代神话中的扶桑树(在东海之上,每朝日出于其下),形象地表达了太阳升起、光明驱散黑夜的壮观。

第三句“发歌摐阳下”,通过“发歌”表现了诗人或人物在阳光下的快乐心情,“摜阳”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于宴会或游乐之时。第四句“建羽朝夕池”,则是描绘了一群人在清晨至黄昏之间,在池塘边举行的仪式或聚会,通过“建羽”暗示了场景中的庄重与隆重。

第五句“摜金浮水若”,继续展现了水面上的活动,“摜金”可能是指某种形式的音乐演奏,“浮水若”则形象地表达了声音在水面上飘荡的意境。六句“耸跸诏山祗”,通过“耸跸”一词,传递出一种敬畏之情,可能是对自然或某种神圣力量的崇拜。

最后两句,“一沾九霄露,藜藿终自知”,则带有了哲理与深意。“一沾九霄露”中“九霄”指的是天空,表达了一滴露水也能反映出整个宇宙的精神;“藜藿终自知”中的“藜藿”是野草,比喻诗人自己,通过这句话传递出了即便是在最平凡、不起眼的位置,也能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沈约在此诗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73)

沈约(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字:休文
  •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 生卒年:441~513年

相关古诗词

和王卫军解讲诗

妙轮辍往驾,宝树未开音。

甘露为谁演,得一标道心。

眇眇玄涂旷,高义总成林。

七花屏尘相,八解濯芳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和王中书德充咏白云诗

白云自帝乡,氛氲屡回没。

蔽亏昆山树,含吐瑶台月。

秋风西北起,飘我过城阙。

城阙已参差,白云复离离。

皎洁在天汉,倒影入华池。

将过丹丘野,时至碧林垂。

九重迎飞燕,万里送翔螭。

形式: 古风

和左丞庾杲之移病诗

岁暮岂云聊,参差忧与疾。

匪浣孰能赐,持身固无述。

握兰空盈把,待漏终不溢。

嚣喧满眼前,簿领纷盈膝。

安用谈天辩,徒劳梦赐笔。

挂冠若东都,山林宁复出。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和刘中书仙诗二首(其二)

殊庭不可及,风熛多异色。

霞衣不待缝,云锦不须织。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