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石壁下逢僧附船还叫岩寺明石山如平台曰赭亭山也僧至岩下饮要余同游舟已去矣

昼饮石壁下,苍苍云树寒。

忽逢一僧来,欲趁扁舟还。

云住叫岩寺,共看赭亭山。

挥袂忽而起,绝磴跻复攀。

揖我少辍棹,步凉同扣关。

日落南风起,不知流下滩。

形式: 古风

翻译

白天在石壁下饮酒,满眼是寒冷的青苍树木。
忽然遇见一位僧人,他想乘小舟返回。
僧人停留在云雾缭绕的山寺,我们一同观赏赭亭山的景色。
他突然挥袖起身,我们沿着陡峭的石阶攀登。
他向我作揖,请求稍停片刻,一起步行寻找清凉之地并敲门。
太阳落山,南风吹起,我们并未察觉已漂流到何处的河滩上。

注释

石壁:山崖边。
苍苍:深绿色。
云树:云雾中的树木。
扁舟:小船。
还:回去。
岩寺:岩石上的寺庙。
赭亭山:一座红色亭子所在的山。
挥袂:挥手示意。
绝磴:险峻的台阶。
跻:攀登。
少辍:稍微停留。
步凉:散步寻找阴凉。
扣关:敲门。
南风:从南方吹来的风。
流下滩:顺流而下到达河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天在石壁下饮酒时,遇见一位僧人,他正准备乘小舟归去。周围的景色显得清冷而苍茫,云雾缭绕的树木更添了几分寒意。僧人邀请诗人一同前往叫岩寺,观赏那座犹如平台的赭亭山。然而,当诗人挥手告别,起身跟随僧人登山时,却发现僧人的船已经离去,只能独自攀登险峻的石阶。

他们未能一同乘船,诗人只好独自扣开山门,感受傍晚的凉意。随着太阳西沉,南风吹起,诗人并未察觉时间流逝,直到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漂流到下游的滩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僧人相遇的短暂而难忘的一幕,以及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未知旅程的留恋。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饮芝山分韵得草字

漠漠轻阴送幽讨,梅柳之间春正好。

万古烧痕青未了,一片湖光白如扫。

永怀雨露涵三秀,颇恨风尘遮五老。

松根啸咏欲忘归,可惜长瓶卧芳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饮酒乐

羊祜折臂为三公,英布之相黥而王。

富贵真可爱,体肤不敢伤。

刘安升天守都厕,长房学道须食粪。

神仙诚可慕,臭秽那可近。

驷马高盖未易求,水银黄金况难信。

我亦不愿承明庐,我亦不愿蓬莱山。

但愿觳?耕田间,种秫酿作九霞丹。

秋风两鬓不须绿,日饮时可朱吾颜。

山花山鸟自歌舞,醉听松风牢掩关。

用世之士笑我拙,出世之士怜我顽。

冕裳不著虽共蓑笠老,露霓易过安得岁月还,那知我复笑尔还尔怜。

千秋之后高台曲池在何处,六鳌之侧岱屿员峤俱深渊,兹论犹日茫昧然。

华亭鹤唳欲听不可得,单豹遇虎所养安得全。

唯有饮酒之乐不可言,所以达士不与醒者传。

形式: 古风

夜大风明日视新竹无恙

墙阴老龙孙,气欲干云霄。

共爱秉劲节,终虞忌高标。

东风撼南极,万壑翻江潮。

挑灯不成寐,念尔心摇摇。

天明报平安,阿龙故自超。

山翁喜欲狂,呼童倾巨瓢。

举酒寿此君,不饮吾当浇。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夜坐风雨忽至

山中夜半风雨来,板扉竹户如人开。

孤灯淡淡吹欲死,饥乌哑哑啼更哀。

青阳甫达诸火满,素志无伸华发催。

于呼闻道亦未晚,策骥千里毋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