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蹉跎随汎梗,羁旅到西州。
举翮笼中鸟,知心海上鸥。
山光分首暮,草色向家秋。
若更登高岘,看碑定泪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深厚的情感。开篇“蹉跎随汎梗”两字生动地描写了朋友行走时拖延不忍离去的情态,而“羁旅到西州”则指出朋友将要远行至西州,表达了一种遥远的距离感。
接下来的“举翮笼中鸟,知心海上鸥”,通过对比笼中之鸟和海上之鸥,传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后的孤独与渴望交流之情。这里的“举翮”指的是观察鸟儿的举动,而“知心”则是表达了诗人能理解那只鸟儿的心境,那就是渴望自由飞翔。
“山光分首暮,草色向家秋”,则描绘了一幅景象丰富的画面。山光渐渐消散,日暮时分,而草地上的颜色也随着季节转换,显露出秋天的气息。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了诗人对朋友离去后自己内心的感受,仿佛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都在提醒着他朋友的远行。
最后,“若更登高岈,看碑定泪流”,则是诗人表达了如果再次攀登高山,看见碑文时一定会潸然泪下。这里的“碑”可能指的是纪念某种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石碑,诗人通过这块碑来寄托自己对朋友离去的哀思和不舍。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深沉的友情和离别之苦。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年长惟添懒,经旬止掩关。
高人餐药后,下马此林间。
对坐天将暮,同来客亦闲。
几时能重至,水味似深山。
孤城易水头,不忘旧交游。
雪压围棋石,风吹饮酒楼。
路遥千万里,人别十三秋。
吟苦相思处,天寒水急流。
寂寥思隐者,孤烛坐秋霖。
梨栗猿喜熟,云山僧说深。
寄书应不到,结伴拟同寻。
废寝方终夕,迢迢紫阁心。
心在潇湘归未期,卷中多是得名诗。
高台聊望清秋色,片水堪留白鹭鸶。
省宿有时闻急雨,朝回尽日伴禅师。
旧文去岁曾将献,蒙与人来说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