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谷

村桥西路雪初晴,云暖沙乾马足轻。

寒涧渡头芳草色,新梅岭外鹧鸪声。

邮亭已送轻车发,山馆谁将候火迎。

落日千峰转迢遰,知君回首望高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乡村小路西边雪后初见晴空,云温暖而沙滩干燥马蹄轻快。
寒冷山涧渡口边青草翠绿,新绽放的梅花在岭外传来啼鸣声。
邮亭已经目送着轻便马车出发,山馆又有谁在等待迎接远客。
夕阳下群峰绵延遥远,我知道你此刻回头眺望高耸的城郭。

注释

村桥:乡村的小桥。
西路:西部的道路。
雪初晴:刚下过雪天气放晴。
云暖:云层温暖。
沙乾:沙滩干燥。
马足轻:马蹄轻盈。
寒涧:寒冷的山涧。
渡头:渡口。
芳草色:青草的颜色。
新梅:新开的梅花。
鹧鸪声:鹧鸪的叫声。
邮亭:古代供传递公文或邮件的设施。
轻车:轻便的马车。
发:出发。
山馆:山中的旅馆。
候火:等候迎接。
落日:夕阳。
千峰:无数山峰。
迢遰:遥远。
回首:回头。
高城:高大的城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晴的田园风光图。开篇即以“村桥西路雪初晴,云暖沙乾马足轻”勾勒出一片宁静而纯净的景象,雪后的土地被温暖的阳光照耀,街道干爽,连行走的马蹄都显得格外轻盈。紧接着,“寒涧渡头芳草色,新梅岭外鹧鸪声”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寒冷的溪流边缘萌生的鲜绿野草,以及远处山峦间传来的鸟鸣。

诗人随后转向行程中的情景,“邮亭已送轻车发,山馆谁将候火迎”表达了对旅途中某个地方或人物的期待与关切。这里的“邮亭”是古代邮驿之所,是旅客休息和更换马匹的地方;“轻车发”则意味着即将启程;“山馆”可能指的是山中的避风处或者小屋,而“谁将候火迎”则透露出对某人或某种温暖的期待。

尾联“落日千峰转迢遰,知君回首望高城”中,“落日千峰转迢遰”描绘出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色,以及山峦层叠、光影变幻的情境。最后一句“知君回首望高城”则流露出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似乎在暗示对方在遥远的地方,也许正站在高耸的城墙上向这边回望,心中充满了同样的思念与关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事的温馨触及,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105)

李郢(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 字:楚望
  • 籍贯:长安

相关古诗词

送圆鉴上人游天台

西岭草堂留不住,独携瓶锡向天台。

霜清海寺闻潮至,日宴江船乞食回。

华顶夜寒孤月落,石桥秋尽一僧来。

灵溪道者相逢处,阴洞泠泠竹室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僧之台州

独寻台岭闲游去,岂觉灵溪道里赊。

三井应潮通海浪,五峰攒寺落天花。

寒潭盥漱铜瓶洁,野店安禅锡杖斜。

到日初寻石桥路,莫教云雨湿袈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郢自街西醉归马鞭坠失崔员外起秘书知其阙用皆许见贻俄顷之间二信俱至短长坚重价不相饶辄抒短章仰酬珍锡

蜀岩阴面冷冥冥,偃雪欺霜半露青。

铦刃剪裁多鹊媚,细鞘挥拂带龙腥。

崖垂万仞知无影,藓渍千年合有灵。

兰省贵寮蓬阁吏,一时缄赠到云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宁戚谁怜叩角哀。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