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法戒诗(其九)

近小人,远君子,桓灵之衰只由此。

跋扈才诛任宦官,一时钩党尽摧残。

俊厨顾及空标榜,白马清流醉祸端。

士气衰,国运否,人才与国相终始,千古兴亡鉴青史。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经史法戒诗(其九)》由清代诗人张鹏翀所作,通过历史典故,深刻揭示了君主与臣僚关系对国家兴衰的影响。诗中以“桓灵之衰”开篇,借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的历史教训,警示后世君主应亲近贤良、疏远奸佞,否则将导致国家衰败。

“跋扈才诛任宦官,一时钩党尽摧残。”这两句直指历史上的宦官专权现象,宦官凭借权势,诛杀异己,破坏政治稳定,导致党派倾轧,社会动荡。诗人以此为鉴,告诫君主不应任用跋扈之臣,以免造成政治危机。

“俊厨顾及空标榜,白马清流醉祸端。”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君主应如何识别和任用人才。诗人认为,仅仅依靠表面的标榜和清名并不能真正识别人才,真正的贤能之士往往能够洞察时局,避免陷入祸端。这里“俊厨”比喻有才能的人,“白马清流”则象征正直清廉的官员,而“醉祸端”则是讽刺那些因追求名声而误入歧途的行为。

最后,“士气衰,国运否,人才与国相终始,千古兴亡鉴青史。”这四句总结了全诗的核心思想,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士气的衰落与国家命运的转折紧密相连,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诗人呼吁后世君主和统治者应当重视人才,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综上所述,《经史法戒诗(其九)》不仅是一首警世之作,更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提醒着后人在治理国家时应注重人才的选拔与任用,以确保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收录诗词(17)

张鹏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经史法戒诗(其十)

治安共说梁天监,南北通和救涂炭。

金瓯无缺侈心生,白马青丝轻纳叛。

薄心肠,激成变,果致纷纭滋反间。

舍身同泰会无遮,血食牲牷改为面。

贪嗔至竟未能除,荷荷空悲净居殿。

形式: 古风

经史法戒诗(其十一)

阅武堂前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酒。

只爱莲花步步生,曾知国步艰难否?

百年南北擅风流,谁信无愁果有愁。

才见荒宫馀辱井,又看芳苑起迷楼。

阿?讵惜好头颈,琼花只恋须臾景。

解道真仙也自迷,不知狂魄何年醒。

形式: 古风

经史法戒诗(其十二)

临淄英武摧群凶,美政开元继太宗。

台阁名臣刺州郡,人情和洽多年丰。

历年既多心渐侈,国事无端寄杨李。

长安一骑荔支红,万姓那知作疮痏。

渔阳鼙鼓太无情,入蜀青骡辛苦行。

谁将《夜雨淋铃曲》,更作朝元奏乐声。

形式: 古风

经史法戒诗(其十三)

宋家累叶垂遗泽,求治贤君方侧席。

天津桥上听啼鹃,祸乱将兴任安石。

相公新法执持贤,祖制讵难胥变易。

忠良屏黜奸邪升,朝局如棋互废兴。

千古知人诚不易,那论福建误金陵。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