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正平调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形式: 词牌: 淡黄柳

翻译

清晨的空城响起号角声,穿透垂杨小路。骑马独行,单薄的衣服让人感到阵阵寒意。
满眼望去,鹅黄嫩绿的景色,都是熟悉的江南风光。
此刻内心孤寂,明天又是清明节。勉强带着酒,走向小桥边的住所。
担心梨花凋零,只剩凄凉的秋色。
燕子飞来,询问春天去了哪里,只有池塘的绿水依然如故。

注释

空城:指城市在清晨无人,显得空旷。
晓角:清晨的号角声。
垂杨陌:长满垂柳的小路。
马上:骑在马上。
单衣:单薄的衣服。
寒恻恻:寒冷而心生悲凉。
鹅黄嫩绿:形容初春的植物颜色。
江南旧相识:对江南春天景色的怀念。
岑寂:寂静,孤独。
寒食:清明前一天,不举火做饭以示哀思。
强:勉强。
小桥宅:小桥边的住所。
梨花落尽:梨花凋谢。
秋色:秋天的景色。
燕燕:形容燕子群飞。
问春何在:询问春天在哪里。
池塘自碧:池塘水色依旧,象征春天仍在。

鉴赏

这首宋词《淡黄柳·正平调》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消逝与诗人内心的孤寂。"空城晓角"开篇,描绘出清晨城中的寂静,只有远处的号角声穿透了垂杨小路,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马上单衣寒恻恻",通过主人公骑马的感受,传达出早春的寒意和内心的孤冷。

"看尽鹅黄嫩绿",诗人细致地观察着春天的颜色变化,鹅黄嫩绿的景色唤起了他对江南往昔的回忆,勾起了淡淡的乡愁。"正岑寂",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明朝又寒食",暗示着春天即将过去,清明节即将到来,而"怕梨花落尽成秋色"则预示着春光将逝,秋天的萧瑟景象即将替代眼前的美好。最后,"燕燕飞来,问春何在"以燕子的疑问,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消逝的无奈和追问,"唯有池塘自碧"则以池塘的碧波回应,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春天的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出姜夔独特的艺术风格,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

收录诗词(283)

姜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 生卒年:kuí](1154年—1221年

相关古诗词

清波引

冷云迷浦。倩谁唤、玉妃起舞。岁华如许。

野梅弄眉妩。屐齿印苍藓,渐为寻花来去。

自随秋雁南来,望江国、渺何处。新诗漫与。

好风景、长是暗度。故人知否。抱幽恨难语。

何时共渔艇,莫负沧浪烟雨。

况有清夜啼猿,怨人良苦。

形式: 词牌: 清波引

喜迁莺慢/喜迁莺.太簇宫功父新第落成

玉珂朱组。又占了、道人林下真趣。

窗户新成,青红犹润,双燕为君胥宇。

秦淮贵人宅第,问谁记、六朝歌舞。

总付与、在柳桥花馆,玲珑深处。居士。闲记取。

高卧未成,且种松千树。

觅句堂深,写经窗静,他日任听风雨。

列仙更教谁做,一院双成俦侣。世间住。

且休将鸡犬,云中飞去。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想山中新茶

酒渴时思茗一杯,玉川风味许相陪。

金芽欲吐无消息,惊破江南昨夜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湘月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

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

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

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

玉麈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

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

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