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城上危亭可摘云,四边山色翠为邻。
下窥城郭无馀蕴,草色花光尽是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城春景图。"城上危亭可摘云"一句,通过设想能在高耸的城楼之上甚至能够触摸到天上的云朵,形象地表达了亭子的高度和与自然的亲近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四边山色翠为邻"则描绘出周围环境的绿意盎然,每一座山都像是这座城池的朋友,共同营造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下窥城郭无馀蕴"指从高处向下看,城中的景象也是一览无余,没有任何遗漏。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层面的满足。"草色花光尽是春"则直接点明了季节的美好,每一寸草地和每一束花光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生机勃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以及对生命中美好时刻的珍惜。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他们希望能够在大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宁静与归宿。
不详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清冽渊渊一窦圆,每来尝为试茶煎。
又新水鉴全然误,第作人间十八泉。
不似投壶谩雅歌,纵贤无奈罚觥何。
若知蓬矢桑弧意,不用穿杨中鹄多。
凤出明时欲览辉,栖桐食竹屡来仪。
空山穷谷无丹穴,肯伴鸱鸮共一枝。
恶名辨正可无疑,已有金华学士题。
寄语往来荆广客,鬼门关在郁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