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许史推华阅,欧韩策隽名。
风流接南渡,步武到西清。
玉帐劳筹笔,彤墀识履声。
壮怀驰万里,谁坏国金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挽观使郑尚书(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古代将领或军事人物的诗歌。
“许史推华阅,欧韩策隽名。”这两句表明历史上的伟人,如许靖、韩信等,他们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他们的名字如同战略家一样流传于世。这里的“华阅”指的是辉煌的战绩,“隽名”则是指他们英明的策略。
“风流接南渡,步武到西清。”这两句描绘出将领雄伟的气概和征战的壮观场面。“风流”可能形容军队的气势,而“南渡”和“西清”则可能是指具体的地名或方向。
“玉帐劳筹笔,彤墀识履声。”这里的“玉帐”象征高级将领的住所,“筹笔”则暗示军事筹划之繁复。彤墀应是一处华丽的宫室或高官宅邸,而“履声”则可能是指行走时发出的声音,表明主人对细微动静都极为关注。
“壮怀驰万里,谁坏国金城。”这两句强调将领胸怀壮志,能够驰骋万里之外,守护国家的安全,如同坚固的金城一般。这里的“壮怀”指的是宏伟的抱负,“驰万里”则是形容其远征的勇气和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名将事迹的赞美,以及对军事筹划、宫廷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希望有英才能够守护国家安全的愿望。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忆昨从游日,乌奴桃李春。
通家联雅好,入幕厕佳宾。
绿野归心切,丹山旧迹陈。
九原多感怆,掩袂重伤神。
忆昨初倾盖,同登巴岳楼。
江淮重邂逅,幕府屡绸缪。
梦绝秋城柝,人随夜壑舟。
潜山归路杳,草木亦凄愁。
太学何蕃誉,当时蔼帝乡。
五联棣华萼,三折桂枝香。
司社腾声望,题舆迓宠光。
奇才今已矣,流庆在虹梁。
早年公已阿戎知,几与征西履屐随。
百六椽间无足纪,二三子侧每相思。
重来荆渚平生若,宁复苕溪一见之。
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