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春二十首(其十四)

何处生春早,春生人意中。

晓妆虽近火,晴戏渐怜风。

暗入心情懒,先添酒思融。

预知花好恶,偏在最深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哪里的春天来得早呢?其实是人们心中早就孕育了春天。
晨起梳妆虽靠近炉火温暖,晴朗时嬉戏却开始喜爱微风。
不知不觉间情绪变得慵懒,首先想到的是让酒意温馨心房。
想要预先知道花朵的好看与否,偏偏它藏在最茂密的花丛深处。

注释

何处:哪里。
春早:春天来得早。
春生:春天的气息产生。
人意中:人们的心中。
晓妆:早晨的梳妆打扮。
近火:靠近炉火或温暖的地方。
晴戏:晴天时的嬉戏玩乐。
怜风:开始喜欢、享受微风。
暗入:不知不觉地进入。
心情懒:情绪变得慵懒。
先添:首先增加。
酒思融:融合了饮酒的念头,使心情舒畅。
预知:预先知道。
花好恶:花朵的美与不美。
偏在:偏偏处于。
最深丛:最茂密的花丛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的景象和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何处生春早,春生人意中"两句直接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渴望,春天不仅是自然界的季节转换,更是人心中的情感体验。

"晓妆虽近火,晴戏渐怜风"写出了早春时分,虽然太阳尚且温和,但已能感到春风的温柔,这里的"晓妆"指的是早晨的阳光,而"近火"则形象地表达了春日暖意。"晴戏"一词生动传神,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享受和珍惜。

"暗入心情懒,先添酒思融"两句转向内心体验,春意渐浓之际,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懒散,但这种懒散并非消极,而是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沉醉。"先添酒"则是为了让自己的思绪更加融和,与春天的氛围相得益彰。

最后两句"预知花好恶,偏在最深丛"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花朵美好的预期,以及对其生长环境的独特洞察。这里的"预知花好恶"不仅是对花朵盛衰的理解,更是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悟。而"偏在最深丛"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强弱的观察,即便是在最隐蔽、最不易被发现的地方,也能生长出美丽的花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生活中的小确幸。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生春二十首(其十五)

何处生春早,春生半睡中。

见灯如见雾,闻雨似闻风。

开眼犹残梦,抬身便恐融。

却成双翅蝶,还绕庳花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生春二十首(其十六)

何处生春早,春生晓镜中。

手寒匀面粉,鬟动倚帘风。

宿雾梅心滴,朝光幕上融。

思牵梳洗懒,空拔绿丝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生春二十首(其十七)

何处生春早,春生绮户中。

玉栊穿细日,罗幔张轻风。

柳软腰支嫩,梅香密气融。

独眠傍妒物,偷铲合欢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生春二十首(其十八)

何处生春早,春生老病中。

土膏蒸足肿,天暖痒头风。

似觉肌肤展,潜知血气融。

又添新一岁,衰白转成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