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绿杨红杏满城春,一骑悠悠万井尘。
岐路未关今日事,风光欲醉长年人。
闲过绮陌寻高寺,强对朱门谒近臣。
多病晚来还有策,雒阳山色旧相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归乡之情的深切表达。"绿杨红杏满城春"一句,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初春时节城中杨柳已绿,杏花盛开的美丽景象,传递出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春天和归乡之情的渴望。接着"一骑悠悠万井尘",则是描写诗人孤独一人在漫长的旅途上所感受到的寂寞与尘世的繁华。
第三句"岐路未关今日事"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尚有未尽之事的担忧,而"风光欲醉长年人"则是诗人对于美好风光的享受以及对未来岁月的向往,透露出一种既想留住当下美好的时光,又不愿意错过未来的悠然自得。
以下两句"闲过绮陌寻高寺,强对朱门谒近臣",诗人在闲适中漫步于繁华的街道(绮陌),寻访那座高高的寺庙,或是强作欢颜地面对着朱红的大门与朝中的近臣交流,这里流露出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调整和适应。
最后两句"多病晚来还有策,雒阳山色旧相亲",则表达了诗人在晚年时仍有治国安邦之策,同时对故土(雒阳)的山川形胜有着深厚的感情,感到一种久违而依然亲切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归乡之路的期待,也有对生活中未尽事务的担忧;既有对美好风光的享受,也有对未来岁月的向往,同时不忘表达对故土深厚的眷恋。
不详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曾共刘咨议,同时事道林。
与君方掩泪,来客是知心。
阶雪凌春积,钟烟向夕深。
依然旧童子,相送出花阴。
堤暖柳丝斜,风光属谢家。
晚心应恋水,春恨定因花。
步远怜芳草,归迟见绮霞。
由来感情思,独自惜年华。
浔阳阮咸宅,九派竹林前。
花屿高如浪,云峰远似天。
江声在南巷,海气入东田。
才子今朝去,风涛思渺然。
芳田岐路斜,脉脉惜年华。
云路青丝骑,香含翠幰车。
歌声仍隔水,醉色未侵花。
唯有怀乡客,东飞羡曙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