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

汉地从休马,胡家自牧羊。

都来销帝道,浑不用兵防。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黄。

秋风起边雁,一一向潇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中原地区停歇了战马,北方民族自然放牧着羊群。
这一切都归功于帝王的德政,根本无需动用军队防御。
草原上的孤城显得格外洁白,沙漠在风中卷起阵阵黄沙。
秋风吹起时,边塞的大雁,纷纷向南飞向潇水和湘江。

注释

汉地:中原地区,古代汉族居住的核心区域。
休马:停止战争,战马得以休息。
胡家: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泛称。
牧羊:放牧羊群,象征和平的生活方式。
都来:全部,指各种因素汇集。
销帝道:帝王的仁政使得战争消弭。
浑不用:完全不需要。
兵防:军事防御。
草上:草原之上。
孤城:边疆的孤立城市。
白:形容城池在草原上的鲜明色彩。
沙翻:沙漠中的风卷起沙尘。
大漠:广阔的沙漠地带。
秋风起:秋季时节,风开始变凉。
边雁:边塞的大雁,常用来象征思乡或迁徙。
一一向:一只接一只,连续不断地。
潇湘:潇水和湘江,这里代指南方温暖的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景象和军事生活。"汉地从休马,胡家自牧羊"两句,通过对比汉人与胡人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民族融合的画面。"都来销帝道,浑不用兵防"表达了一种边疆安宁的氛围,没有战争的威胁。

接下来的"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黄"则是对边塞自然环境的描绘,孤城在荒凉的大漠之中显得格外孤独,而草和沙的颜色也凸显出边疆特有的荒凉景象。

最后两句"秋风起边雁,一一向潇湘"则是对边塞秋天景色的描写,秋风吹拂,边地的大雁纷纷扬扬,这些画面都传递出一种萧瑟和悲凉的情感。同时,"潇湘"作为古代的地域名称,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心中对遥远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以及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边疆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深切体验,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龙潭作

乍临毛发竖,双壁夹湍流。

白日鸟影过,青苔龙气浮。

蔽空云出石,应祷雨翻湫。

四面耕桑者,先闻贺有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伤郑谷郎中

钟陵千首作,笔绝亦身终。

知落干戈里,谁家煨烬中。

吟斋春长蕨,钓渚夜鸣鸿。

惆怅秋江月,曾招我看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伤秋

旦暮馀生在,肌肤十分无。

眠寒半榻朽,立月一株枯。

梦已随双树,诗犹却万夫。

名山未归得,可惜死江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再经蒋山与诸长老夜话

远迹都如雁,南行又北回。

老僧犹记得,往岁已曾来。

话遍名山境,烧残黑栎灰。

无因伴师往,归思在天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