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泊汉阳渡

落月临古渡,武昌城未开。

残灯明市井,晓色辨楼台。

云自苍梧去,水从嶓冢来。

芳洲号鹦鹉,用记祢生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月亮沉落在古老的渡口旁,武昌城的城门还未开启。
微弱的灯光照亮了街市,晨光中可以分辨出楼阁亭台。
云朵自苍梧山飘去,水流从嶓冢山那边蜿蜒而来。
美丽的沙洲被称为鹦鹉洲,以此纪念祢衡的杰出才华。

注释

落月:下落的月亮,指夜晚即将结束。
古渡:古老的渡口。
武昌城:地名,位于中国湖北省,此指古代的武昌城。
未开:没有开放,这里指城门未启。
残灯:即将熄灭的灯,灯火微弱。
明:照亮。
市井:市场街道,代指城市。
晓色:拂晓时的天色,黎明的光线。
云:天空中的云彩。
自:从。
苍梧:山名,传说中的南岳,这里泛指南方的山脉。
水:水流,河川。
嶓冢:山名,位于今陕西省,这里是形容水流的来源。
芳洲:长满香草的沙洲,美丽的沙岛。
号:称为,命名为。
鹦鹉:洲名,因形状或传说得名。
用记:用来纪念。
祢生:祢衡,东汉末年文学家,以才情著称。
才:才华,才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汉阳城外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王贞白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落月临古渡"一句,设定了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月亮如同遗落在古老的渡口旁边,营造出一种时间停滞、空间凝固的意境。

接下来的"武昌城未开",则是从宏观角度切入,描绘了一个尚未苏醒的城市。"残灯明市井"和"晓色辨楼台"两句,更进一步展现了夜未尽、晨未始的过渡时刻,人们生活的点滴细节,以及光线与建筑的关系。

第三句"云自苍梧去,水从嶓冢来"则引入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通过对云和水流动方向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越城市、融于自然之中的意境。

最后两句"芳洲号鹦鹉,用记祢生才"中,诗人提及到自己的才华如同美丽湖泊上的花卉,以及那些会说话的鸟儿,也许在暗示自己文学创作的才能和希望能留下属于自己的文字生命。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摹和内心情感的流露,构建了一幅生动的早晨风光图,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我才华的自信与期待。

收录诗词(86)

王贞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 字:有道(875—958)
  • 号:灵溪
  • 籍贯: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
  • 生卒年:895

相关古诗词

商山

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

四皓卧云处,千秋叠藓生。

昼烧笼涧黑,残雪隔林明。

我待酬恩了,来听水石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天台叶尊师

师住天台久,长闻过石桥。

晴峰见沧海,深洞彻丹霄。

采药霞衣湿,煎芝古鼎焦。

念予无俗骨,频与鹤书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寄郑谷

五百首新诗,缄封寄去时。

秪凭夫子鉴,不要俗人知。

火鼠重收布,冰蚕乍吐丝。

直须天上手,裁作领巾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随计

徒步随计吏,辛勤鬓易凋。

归期无定日,乡思羡回潮。

冒雨投前驿,侵星过断桥。

何堪穆陵路,霜叶更潇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