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盖治

昔人已去附龙鳞,神气犹存录籍真。

洞口记曾三拜日,云间别是一家春。

钓丝无迹龟鱼静,樵客忘机虎豹驯。

金井未经新汲引,已无胸次一纤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过去的仙人已经离去,但他们的精神气息仍留在真实的记载中。
我曾在洞口多次拜祭,那里的景象仿佛别有春天,与世隔绝。
钓鱼线不留痕迹,龟鱼都安静,砍柴的人忘却机心,连虎豹也变得温顺。
那个金井从未被新近打水,因此里面丝毫没有尘埃,心灵纯净如初。

注释

昔人:过去的仙人。
龙鳞:指仙人的居所或传说中的龙宫。
录籍真:真实的记载。
洞口:指神秘的洞穴或者隐秘的地方。
三拜日:多次拜祭的日子。
云间别是一家春:形容环境清幽,如世外桃源。
钓丝无迹:钓鱼线没有留下痕迹,暗示平静安宁。
龟鱼静:龟和鱼都安静,形容环境宁静。
樵客忘机:砍柴的人忘记世俗的心机。
虎豹驯:虎豹变得温顺。
金井:可能指一口金色的井,也可能象征富贵或神圣之地。
新汲引:新近打水。
胸次:内心深处。
纤尘:微小的尘埃,比喻心中的杂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山林景象,充满了仙境般的意境。"昔人已去附龙鳞,神气犹存录籍真"表明古人留下的仙迹仍然令人敬仰,其精神遗产被记录下来永远真实不变。"洞口记曾三拜日,云间别是一家春"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在山洞中向自然致敬,在云雾缭绕的高处体验到一种独特的春天气息。

接下来的"钓丝无迹龟鱼静,樵客忘机虎豹驯"描写的是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渔人钓线无影,水中的龟鱼安静无忧;樵夫在林中劳作,却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就连猛兽也变得温顺。最后"金井未经新汲引,已无胸次一纤尘"则表达了诗人对清净无为生活的向往,山中的泉水从未被污染过,心中亦无杂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超脱尘世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210)

张继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道正,“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天师、、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 字:嘉闻
  • 号:翛然子
  • 籍贯:林灵素真
  • 生卒年:1092-1127

相关古诗词

本竹治

有兴来登最上山,真风长在可跻攀。

世间浊质能相信,云外清游岂肯闲。

怪石欲飞明落落,惊湍直下响潺潺。

寻常众目应难见,云拥真人暗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立秋之夕对酒成章粗遣清景以招佳咏

闪闪秋光好,行行万宝成。

松高孤鹤唳,竹密一蝉鸣。

大醉衣襟湿,空歌风度清。

腰琴宜更作,楚泽有馀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后城治

近枕长河即化坛,拟超坛侧到河干。

丹砂在地经冬暖,玉竹成林入夜寒。

水鹤应思冥象外,山翁愁不到眉端。

杖头已指丹霞景,密有尘罗络我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御制赐于真人韵

玉篆金章咏洞真,真中高妙孰能伦。

世缘拨去神常静,精食休来甑已尘。

且为圣明常赞化,未应栖遁便终身。

自循多幸因君命,得往琳宫见一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