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蝶(其二)

迟日浓熏午吹轻,粉翎退尽若为情。

倦寻芳蕊飞难起,稳抱桑枝睡不惊。

清梦可曾随傲吏,香魂何处逐韩生。

转怜扰扰尘间客,欲作南窗卧未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睡蝶(其二)》由明代诗人游朴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蝴蝶休憩图景。

首句“迟日浓熏午吹轻”,以“迟日”点明时间,即春日阳光渐暖之时;“浓熏”形容阳光的温暖与明媚;“午吹轻”则描绘了午后微风轻拂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这一句不仅勾勒出了自然环境的特征,也暗示了蝴蝶休憩的背景。

接着,“粉翎退尽若为情”一句,将蝴蝶拟人化,用“粉翎退尽”形象地描述了蝴蝶翅膀上色彩的褪去,仿佛在表达它内心的哀愁或无奈。这种情感化的描写,使得蝴蝶的形象更加鲜活,读者能够感受到其微妙的情绪变化。

“倦寻芳蕊飞难起,稳抱桑枝睡不惊”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蝴蝶的休憩状态。蝴蝶因疲倦而难以再飞翔,只是安稳地依附在桑树枝上沉睡,即使外界有所动静也不被惊扰。这里通过对比“倦”与“稳”,“飞难起”与“睡不惊”,展现了蝴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状态的思考。

“清梦可曾随傲吏,香魂何处逐韩生”两句,运用典故,借“傲吏”和“韩生”来表达对理想与现实、自由与束缚之间矛盾的思考。这里的“清梦”既指蝴蝶的梦境,也暗喻了诗人自己的理想追求。通过设问的方式,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

最后,“转怜扰扰尘间客,欲作南窗卧未成”两句,将视角转向了人类社会中的“尘间客”。诗人以蝴蝶自比,表达了自己虽有归隐之心,却难以实现的愿望。这一转折,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加了诗歌的哲理性,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选择与内心追求的深思。

综上所述,《睡蝶(其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蝴蝶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对自由生活与理想追求的向往与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送林绍木博士之福州

彤云散色映临轩,捧得除书近故园。

诸士共欢新授席,三山犹记旧环门。

几年夜雨韦编冷,此日春风绛帐温。

执戟尚怜同社在,可堪愁绪对离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郑司训

朝散逡巡下玉墀,駪駪去骑趣歌骊。

分携共惜杨花暮,归去新尝荔子时。

海上诸生传笥业,天涯游子动乡思。

及门故友应相问,为语萧疏鬓已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王亦泉自都下还岭南以诗见寄

万里孤骞逐雁还,五云回首思长悬。

新诗不作怀湘赋,往事犹伤去国年。

谁使骅骝甘伏枥,肯从燕雀说冲天。

清朝材馆无遗录,海上蓬踪好自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李修吾同年太封君荣寿

南极宵县紫极旁,南山春引彩云长。

宫袍新赐三花烂,舞服遥怜五色光。

鸿宝枕中多秘授,凤毛天上日高翔。

欲从宿海穷余润,挹取灵源入寿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