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史魏公荔枝韵

炎州草木诚可怜,荔枝六月生蛮烟。

瞿聃不出盛明世,星斗一粲黄昏天。

憧憧翠盖下平地,井井绛帻罗群仙。

囊封白玉倍晶莹,手挹甘露加清圆。

槟榔却误染猩血,末利更欲薰龙钱。

可人风味自不恶,动地身价来何年。

杨梅卢橘定臣妾,河豚瑶柱微芳鲜。

故家奕世富青紫,石蜜一味忘中边。

传闻火山考下下,似隔秋水馀娟娟。

南人儿时解评品,北客老去空流涎。

红尘一骑烦笑粲,黄屋万里惊回旋。

豺狼不厌林甫肉,海岳空带胡儿膻。

交州驿置馀毒在,洛阳花事相珠连。

吾曹岂不识天意,尤物自是生海壖。

长安道近子午谷,闽粤岁驾东南船。

色香味变只三日,风马牛奔须数千。

只今上方亦玉食,不忍束帛疲民编。

冰盘恰恰荐亲寿,赪汗纳纳愁夫肩。

秋来衔子定鸿鹄,日莫得饱同乌鸢。

锦衾何必卷还客,我自与汝心安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炎洲的草木确实值得怜爱,六月间荔枝树上已冒起蛮烟。
老子和庄子未逢盛世,只有星辰璀璨点缀黄昏天边。
绿叶簇拥的仙人乘坐翠盖,仙人们头戴红巾聚集如群仙。
荔枝果实洁白如玉,晶莹剔透,手捧甘甜露水,更加清甜圆润。
槟榔却被误传染了猩红,末利香气想熏染龙钱。
荔枝的美味自是上乘,但何时才能有这般价值被世人赏识。
杨梅和卢橘定为臣妾,河豚和瑶柱虽微小也鲜美。
世家子弟世代富贵,只记得石蜜的甜美,忘了世间其他滋味。
听说火山之地气候炎热,犹如秋水之隔,仍有几分秀美。
南方人从小懂得品味,北方人老去只能空流口水。
红尘中的喧嚣让人厌烦,皇宫千里之外也受震动。
权臣贪婪如同豺狼,连胡人的腥膻都沾染上。
交州驿站遗留的毒害仍在,洛阳的花事却接连不断。
我们怎能不知天意,珍奇之物本生于海边。
长安道路靠近子午谷,闽粤之人每年乘船往东南。
荔枝的色香味变化仅三天,而千里之外的马牛需数月。
如今皇宫也享用玉食,但我们不愿百姓因贡奉而疲惫。
冰盘上献给亲人的寿礼,妻子满面通红,丈夫却愁眉不展。
秋天鸿鹄带着荔枝归巢,傍晚乌鸦却难以饱餐。
不必卷起锦被送客,我与你心中自有安宁。

注释

蛮烟:形容荔枝成熟时的香气。
瞿聃:老子和庄子的合称。
井井:整齐有序。
绛帻:红色头巾。
囊封:用袋子装。
海壖:海边的低洼地带。
上方:皇宫。
束帛:成捆的丝帛,古代的一种礼物。
赪汗:脸红出汗。
鸿鹄:大雁。
乌鸢:乌鸦。

鉴赏

这首宋诗《和史魏公荔枝韵》由释宝昙所作,以描绘炎热带地的荔枝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独特风味的赞美以及对物产丰饶的感慨。诗中通过“荔枝六月生蛮烟”、“翠盖下平地,群仙罗井井”等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荔枝生长的环境和其鲜艳诱人的外表。诗人还提到了荔枝的品种多样,如杨梅、卢橘、槟榔等,并以“似隔秋水馀娟娟”形容其产地的遥远和珍贵。

诗中既有对荔枝美味的赞赏,也寓含了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如“豺狼不厌林甫肉,海岳空带胡儿膻”,暗指权贵们的贪婪。同时,诗人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上方玉食”与“束帛疲民”形成对比,反映出对朝廷奢侈生活的批评。

最后,诗人以“秋来衔子定鸿鹄,日莫得饱同乌鸢”表达对荔枝命运的同情,暗示即使贵为珍品,也可能面临不公的命运。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荔枝及其背后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78)

释宝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史魏公荷花

潇然独出泥滓外,不待好风相濯磨。

红如咸池浴朝日,莹若璧月沉秋波。

强将国色斗清绝,辄莫天人谁敢过。

香阁容我小舟入,不怕鸳鸯惊棹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史魏公燔黄

东城十月天未霜,小舆初学江滥觞。

出门千乘波低昂,酒垆厨传公为航。

潜鱼出听笑语香,月明夜避灯烛光。

羲和催日升扶桑,击鼓骇骇旗央央。

天机满湖云锦张,青山十里松髯苍。

下有种玉人堂堂,公如晨兴拊公床。

再拜有诏来帝行,温词宝墨俱琳琅。

此不肖子七不遑,锦标玉轴家袭藏。

敬薪诚火来燔黄,须臾乐作三献尝。

山川鬼神如抑扬,其间翁仲涕泗滂,圣恩宽大不可量。

天子谓公国津梁,如泰山云覆其阳。

公九顿首不敢当,昆崙源深流且长。

公祈宠灵德不忘,忠孝乃可环吾傍。

周用礼乐须文章,世世报国如其吭。

寿公千岁汔小康,尚可凭轼还侵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孙季和游东湖韵

春风如少年,白首仍当归。

无端故园雨,更不留芳菲。

啼鸟倦晴昼,绿阴却馀晖。

行寻脩竹寺,僧老青山围。

儿童惯看客,汛手来开扉。

白日转双毂,吾心无所依。

同来二三友,目亦掣电飞。

凭高下不测,从我其无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和赵介夫除夜

北帝潜驱又弭鞭,那堪风物更凋年。

此身荡潏随流水,造物炮烹及小鲜。

自喜樽罍同盎盎,谁能幡胜更田田。

诸君此夕须千首,老子今唯十九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