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史魏公荷花

潇然独出泥滓外,不待好风相濯磨。

红如咸池浴朝日,莹若璧月沉秋波。

强将国色斗清绝,辄莫天人谁敢过。

香阁容我小舟入,不怕鸳鸯惊棹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超脱世俗独自存在,无需等待顺风洗涤心灵。
红似咸池沐浴朝阳,明亮如秋水中的璧月。
尽力展现国色的清雅绝伦,无人能及仿佛天仙。
允许我在香阁的小舟中停留,不怕鸳鸯被我的船歌惊扰。

注释

潇然:超脱、潇洒的样子。
泥滓:比喻世俗或污浊。
好风:顺风,也指美好的环境。
咸池:神话中的日浴之处,象征光明。
璧月:明亮如璧玉的月亮。
国色:形容女子极美的容貌。
清绝:清雅至极。
鸳鸯:象征夫妻恩爱,此处可能指情侣。
棹歌:划船时唱的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所作的《和史魏公荷花》,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荷花的美。"潇然独出泥滓外"形象地写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不待好风相濯磨"则强调其自洁的品性。接下来的两句"红如咸池浴朝日,莹若璧月沉秋波"运用比喻,形容荷花鲜艳如朝日映照下的咸池,明亮如秋水中的明月,生动展现了其色彩与光泽。

"强将国色斗清绝"赞美荷花的清雅绝俗,仿佛与天人争艳,"辄莫天人谁敢过"进一步强化了荷花的超凡魅力。最后两句"香阁容我小舟入,不怕鸳鸯惊棹歌",诗人想象自己驾舟靠近荷花,连鸳鸯都不觉惊动,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和亲近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荷花的高洁、艳丽和清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278)

释宝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史魏公燔黄

东城十月天未霜,小舆初学江滥觞。

出门千乘波低昂,酒垆厨传公为航。

潜鱼出听笑语香,月明夜避灯烛光。

羲和催日升扶桑,击鼓骇骇旗央央。

天机满湖云锦张,青山十里松髯苍。

下有种玉人堂堂,公如晨兴拊公床。

再拜有诏来帝行,温词宝墨俱琳琅。

此不肖子七不遑,锦标玉轴家袭藏。

敬薪诚火来燔黄,须臾乐作三献尝。

山川鬼神如抑扬,其间翁仲涕泗滂,圣恩宽大不可量。

天子谓公国津梁,如泰山云覆其阳。

公九顿首不敢当,昆崙源深流且长。

公祈宠灵德不忘,忠孝乃可环吾傍。

周用礼乐须文章,世世报国如其吭。

寿公千岁汔小康,尚可凭轼还侵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孙季和游东湖韵

春风如少年,白首仍当归。

无端故园雨,更不留芳菲。

啼鸟倦晴昼,绿阴却馀晖。

行寻脩竹寺,僧老青山围。

儿童惯看客,汛手来开扉。

白日转双毂,吾心无所依。

同来二三友,目亦掣电飞。

凭高下不测,从我其无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和赵介夫除夜

北帝潜驱又弭鞭,那堪风物更凋年。

此身荡潏随流水,造物炮烹及小鲜。

自喜樽罍同盎盎,谁能幡胜更田田。

诸君此夕须千首,老子今唯十九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陶彭泽咏二疏

人生天地间,宾鸿自来去。

岁晚洲渚空,稻粱适归趣。

秋风在羽翮,吾宁且高举。

老倒商山翁,为人作师傅。

二疏于此时,都人壮归路。

登车一慷慨,堕甑谁复顾。

黄金寿故人,不为乡曲誉。

明朝间其馀,曲糵最先务。

径醉无缺供,馀欢话情愫。

贤愚贵通达,父子无悔悟。

先人有弊庐,衣食不足虑。

此道今寂寥,寄声谢朝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