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的释月涧所作,名为《达此宗》。诗中以“若论此道若须弥”开篇,巧妙地将佛法的广大深邃比作须弥山,形象地表达了佛法的博大精深。接着,“根四部洲高无极”,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性,如同覆盖整个世界的四部洲,高不可测。
“日月循环无昼夜,毗岚纵作无变易”两句,运用自然现象来比喻佛法的永恒不变与普遍适用,无论日夜更替,还是风起云涌,佛法的真理都恒常不变,无所动摇。
“欲达此宗须造颠,遍参闽楚几山碧”则表达了修行者追求佛法真谛的艰辛过程,需要翻越重重困难,遍访各地,深入探索,才能真正领悟佛法的精髓。
最后,“一回见得亲,万叠巍峨只卷石”以生动的比喻收尾,当修行者真正理解佛法时,那些曾经难以逾越的障碍,就如同被卷起的石头一样微不足道,体现了佛法能够化解一切困难,引领人们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释月涧对佛法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同时也鼓励读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畏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