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柏林寺观李晋王画像歌》由清代诗人黄叔琳所作,描绘了在柏林寺中观赏李晋王画像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作品的独到见解。
首句“沙陀怀古趋僧舍”,开篇即以“沙陀”二字点出李晋王的身份背景,暗示其与辽国的关系,同时引出对历史的追思。接着“驻马柏林还看画”,描绘了诗人驻足柏林寺,细细品味李晋王画像的场景,体现了对艺术的尊重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素绡拂拭生辉光,神威凛凛须眉张”两句,生动地刻画了画像的精美与李晋王的威严形象,通过“素绡”、“辉光”、“神威”等词语,展现了画像的艺术魅力和人物的气魄。
“红袍玉带结束好,唐季英雄一目眇”则进一步描述了李晋王的形象特征,红袍玉带象征着他的尊贵身份,而“一目眇”则暗示了他作为历史人物的某种命运或经历,增添了一丝悲壮色彩。
“国仇未复留遗恨,破碎山河安足问?”表达了对李晋王未能完成复国大业的遗憾,以及对国家破碎局面的无奈与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命运的深沉思考。
“庄明带剑左右立,锦囊盛矢受遗训”描绘了李晋王身边侍从的形象,通过“庄明”、“带剑”、“锦囊”等细节,展现了其身边的忠诚与准备,同时也暗示了李晋王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
“谁欤写照妙入神,李家父子俱天人”赞美了画像的高超技艺,认为它仿佛将李晋王及其家族的非凡之处完美呈现,赋予了他们超凡脱俗的气质。
“鹰扬虎视空一世,经营惨淡传其真”则评价了李晋王的一生,虽然充满挑战与艰辛,但其形象和精神却得以永恒流传。
最后,“千载留贻归净域,世无别本须珍惜”表达了对画像及历史人物价值的珍视,希望后人能够珍惜并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整首诗通过对李晋王画像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艺术之美,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情感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是一首兼具艺术欣赏与历史反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