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成都松溪院

松持节操溪澄性,一炷烟岚压寺隅。

翡翠鸟飞人不见,琉璃瓶贮水疑无。

夜闻子落真山雨,晓汲波圆入画图。

尘拥蜀城抽锁后,此中犹梦在江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松树坚守着自己的节操,溪水清澈展现着它的本性,袅袅炊烟笼罩在寺庙的一角。
翠绿的鸟儿飞翔,却看不见踪影,透明的琉璃瓶里仿佛装着无水的幻象。
夜晚听到的是真实的山间雨声,清晨取水时,波纹圆润如画般美丽。
尘土覆盖了蜀地的城市,打开门锁后,我仍在这梦境中怀念江湖的生活。

注释

松:指松树,常用来象征坚韧不屈。
持:坚守。
溪:小溪。
澄:清澈。
烟岚:雾气或炊烟。
寺隅:寺庙的一角。
翡翠鸟:一种绿色羽毛的鸟类。
琉璃瓶:透明的瓷器。
贮:储存。
疑无:看似没有。
子落:指雨点落下。
真山雨:真实的山间雨声。
晓:清晨。
画图:画卷。
尘拥:尘土包围。
蜀城:蜀地的城市,这里可能指成都。
抽锁:打开门锁。
梦:梦境。
江湖:泛指广阔的天地,也常指自由自在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中寺庙图景。"松持节操溪澄性",通过松树和清澈的溪水来形象地表达了寺院中僧人的高洁品质和心灵的清净。"一炷烟岚压寺隅"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烟岚缭绕,给人以神秘之感。

接下来的"翡翠鸟飞人不见",通过翡翠鸟的隐现来强调这里的人迹罕至,环境的清幽与世隔绝。而"琉璃瓶贮水疑无"则是对寺院中僧人生活的一种描绘,他们可能用精美的琉璃瓶来贮存山泉之水,但这种贮水又带有一种不确定性,似乎在表达一种禅意。

夜晚时分,"夜闻子落真山雨",诗人通过听觉感受到了远方山中的雨声,这里的“真山”可能指的是一处精神上的避世之所。接着,“晓汲波圆入画图”,在清晨的光线中,诗人去取水时,水面如同一幅画卷一般平静而美丽。

最后,"尘拥蜀城抽锁后,此中犹梦在江湖"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隔绝感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尽管身处尘世,但心灵仍旧游走于古老的江湖之间,这里“抽锁”可能暗示着一种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以及他内心深处对超然物外、脱离尘世的向往。

收录诗词(170)

李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字:才江

相关古诗词

寄太白隐者

开辟已来雪,为山长欠春。

高遮辞碛雁,寒噤入川人。

栈阁交冰柱,耕樵隔日轮。

此中栖息者,不识两京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东蜀幕中友

官亭池碧海榴殷,遥想清才倚画栏。

柳絮涨天笼地暖,角声经雨透云寒。

晓侵台座香烟湿,夜草军书蜡炬乾。

为话门人吟太苦,风摧兰秀一枝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南岳僧

新秋日后晒书天,白日当松影却圆。

五字句求方寸佛,一条街擘两行蝉。

不曾著事于机内,长合教山在眼前。

花落俦公房外石,调猿弄虎叹无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贺郑常侍

山亦怀恩地,高禽尽下飞。

吏穿霞片望,僧埽月棱归。

省拜墀烟近,林居玉漏微。

曾令驻锡话,聊用慰攀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