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紫阁山

学他趋世少深机,紫阁青霄半掩扉。

山路远怀王子晋,诗家长忆谢玄晖。

百年不肯疏荣辱,双鬓终应老是非。

人道青山归去好,青山曾有几人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学习他不深陷世俗机心,紫阁青天半掩着门扉。
山路上怀念王子晋仙人,诗篇中常常想起谢玄晖的才情。
一生都不愿远离荣辱,双鬓终究会因纷争而苍老。
人们都说回归青山最好,但又有几人能真正归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怀紫阁山》,表达了诗人对名山佳地的向往和怀念,以及对于世事变化的感慨。诗中的“学他趋世少深机”暗示了诗人对于古人隐居避世的理解与追求,"紫阁青霄半掩扉"则描绘了一副仙境般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

“山路远怀王子晋,诗家长忆谢玄晖”两句,通过提及历史上隐逸之士,如王子晋、谢玄等人的名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高洁脱俗人物的崇敬与怀念。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自己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百年不肯疏荣辱,双鬓终应老是非”两句,则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名利得失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待时间流逝、个人荣辱的豁达心境。"双鬓"指的是头发斑白,这里则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个人的无常。

最后,“人道青山归去好,青山曾有几人归”两句,是对前述内容的一个总结与提问。诗人通过“人道”的说法,表达了人们普遍对于自然美景、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同时也反思到,那些追求心灵自由的人,又有多少能够真正回归大自然的怀抱。这不仅是对个人的抒情,也是对时代、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李侍郎于阳羡里富有泉石牧亦于阳羡粗有薄产叙旧述怀因献长句四韵

冥鸿不下非无意,塞马归来是偶然。

紫绶公卿今放旷,白头郎吏尚留连。

终南山下抛泉洞,阳羡溪中买钓船。

欲与明公操履杖,愿闻休去是何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李给事中敏二首(其一)

一章缄拜皂囊中,懔懔朝廷有古风。

元礼去归缑氏学,江充来见犬台宫。

纷纭白昼惊千古,鈇锧朱殷几一空。

曲突徙薪人不会,海边今作钓鱼翁。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李给事中敏二首(其二)

晚发闷还梳,忆君秋醉馀。

可怜刘校尉,曾讼石中书。

消长虽殊事,仁贤每自如。

因看鲁褒论,何处是吾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杜鹃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

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

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

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