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杀牛惭礿祭,黍稷本非馨。
斋诵真明德,何劳执礼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改祭修斋决疑颂》节选部分,主要探讨了祭祀礼仪的问题。诗中提到,用杀牛的隆重方式祭祀并非真正的美德所在,因为黍稷(古代祭祀常用的谷物)本身并不意味着香气四溢。诗人认为,通过内心的清净诵读和对道德的实践,比执着于繁琐的礼经仪式更能体现对神明的敬仰。他质疑过度简化或停止传统的祭祀活动是否会对国家风俗造成伤害。整首诗围绕祭祀的意义与道德修养展开,强调内在修行的重要性。
不详
雨馀残景照渔家,渔子鸣榔彻郡衙。
今夜相呼好垂钓,晚来新雨涨蒹葭。
无象无名杳莫寻,强将名象测幽深。
凭斯会解还相背,舍此他求转自沉。
鹫岭殷勤亲付嘱,龙门恺悌好知音。
仍闻挂在高堂上,误杀来人错认心。
官满载琴书,乘春入上都。
烟波离远岸,桃李发中途。
俸薄尊常浅,诗清道太孤。
登朝无恨晚,未有白髭须。
小固山前一道人,不言生死不言真。
茅堂静有朝端客,草履烂无门外尘。
银漏滴残犹在定,石花开尽始知春。
相思未得相寻去,空恨江头多病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