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泉喷声如玉,潭澄色似空。
练垂青嶂上,珠泻绿盆中。
溜滴三秋雨,寒生六月风。
何时此岩下,来作濯缨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泉图景。开篇“泉喷声如玉,潭澄色似空”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泉水的清脆声音比作美丽的玉石,将潭水的清澈透明比作虚空,展现了泉水的清新与纯净。接着,“练垂青嶂上,珠泻绿盆中”进一步描绘了泉水如同丝线一般挂在青翠的山峦之上,而潭水则如珍珠般散落在碧绿的盆地之中,这两句诗强调了泉水的流动和潭水的静谧。
“溜滴三秋雨,寒生六月风”则是对时节变化的描写,通过泉水的滴答声响和清凉感受,传达出秋天连绵细雨和夏日清凉微风的意境。最后,“何时此岩下,来作濯缨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愿意在这片美丽的泉水旁驻足、洗涤尘俗的心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通过对山泉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深切的情感。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贤愚共在浮生内,贵贱同趋群动间。
多见忙时已衰病,少闻健日肯休闲。
鹰饥受緤从难退,鹤老乘轩亦不还。
唯有风流谢安石,拂衣携妓入东山。
弊宅须重葺,贫家乏羡财。
桥凭川守造,树倩府僚栽。
朱板新犹湿,红英暖渐开。
仍期更携酒,倚槛看花来。
青龙冈北近西边,移入新居便泰然。
冷巷闭门无客到,暖檐移榻向阳眠。
阶庭宽窄才容足,墙壁高低粗及肩。
莫羡升平元八宅,自思买用几多钱。
门庭有水巷无尘,好称闲官作主人。
冷似雀罗虽少客,宽于蜗舍足容身。
疏通竹径将迎月,扫掠莎台欲待春。
济世料君归未得,南园北曲谩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