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吟山歌水嘲风月,便是三年官满时。
春为醉眠多闭閤,秋因晴望暂褰帷。
更无一事移风俗,唯化州民解咏诗。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三年官满之际的悠然自得之情景。"吟山歌水嘲风月",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趣;"便是三年官满时"则指出了时间节点,暗示着对官职生涯的一种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春为醉眠多闭閤,秋因晴望暂褰帷",展示了诗人在不同季节中享受生活的方式。春天沉浸于醉酒与睡眠,不愿意出门;而秋天则是在晴朗的天气中偶尔推开窗户欣赏景色。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心境和对自然美好时光的珍惜。
最后,"更无一事移风俗,唯化州民解咏诗"则表明诗人并未因为自己的官位而影响到当地的风俗习惯,只是通过诗歌来影响和教育当地的人们。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文化使命感,也反映出了他对文学艺术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官员亦诗人在职场与个人生活之间寻求平衡的境界。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卧久不记日,南窗昏复昏。
萧条草檐下,寒雀朝夕闻。
强扶床前杖,起向庭中行。
偶逢故人至,便当一逢迎。
移榻就斜日,披裘倚前楹。
闲谈胜服药,稍觉有心情。
久为劳生事,不学摄生道。
年少已多病,此身岂堪老。
房传往世为禅客,王道前生应画师。
我亦定中观宿命,多生债负是歌诗。
不然何故狂吟咏,病后多于未病时。
有酒病不饮,有诗慵不吟。
头眩罢垂钩,手痹休援琴。
竟日悄无事,所居闲且深。
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窗户纳秋景,竹木澄夕阴。
宴坐小池畔,清风时动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