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元夕

朱屋雕屏展,红筵绣箔遮。

傍云灯作斗,近树綵成花。

风月胜千夜,笙歌如一家。

人丛妨过马,天色误啼鸦。

铜漏春声换,银潢晓影斜。

楼前山未卸,火气烘朝霞。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夜景,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开篇“朱屋雕屏展,红筵绣箔遮”一句,便设置了一种温馨而豪华的氛围,朱红色的房舍和精美的屏风,以及红色地毯上的绣花帐幔,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奢侈与宁静。

紧接着“傍云灯作斗,近树綵成花”两句,更是将夜景描写得如同仙境。云间的灯火宛如星辰,而灯光下树影变幻,如同绣花一般,这种奇妙的意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山水画中,既有动态又富含诗意。

“风月胜千夜”一句,则是对夜晚风景的高度赞美,意味着此刻的风和月光,是历经千百个夜晚也无法比拟的。紧接着,“笙歌如一家”则透露出一种和谐与亲密,如同一家人共同享受这宁静而美好的夜晚。

“人丛妨过马,天色误啼鸦”两句,诗人通过对人的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描述,展现了生活的活力与自然界的互动。人们在忙碌中错过了夜色的变换,而乌鸦因天色未明而不知何时启程。

“铜漏春声换,银潢晓影斜”两句,则是对时间流转和光线变化的精妙捕捉。古代的铜制水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这里用以形容夜晚到破晓时分的声音。而“银潢晓影斜”,则是对晨曦初照时光与影的描绘,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最后,“楼前山未卸,火气烘朝霞”两句,则通过对比来强调夜晚的美好。尽管楼前的山峰尚未褪去夜色,但晨曦中的火红气息已经在烘托着朝霞,这是日与夜交替之时最美好的瞬间。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更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91)

张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 字:子野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 生卒年:990-1078

相关古诗词

将赴南平宿龙门洞

此心常欲老林丘,去意徘徊夜更留。

万客只贪门外过,少人知有洞中游。

春来犹见龙孙出,静里微闻石乳流。

涧水送花通阁底,寺钟催月落岩头。

暂时清梦生危枕,明日浓尘拥敝辀。

南是符阳北长举,所嗟不属古江州。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吴江

春后银鱼霜后鲈,远人曾到合思吴。

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

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

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巢乌

乌啼东南枝,危巢雏五六。

心在安巢枝,一日千往复。

脱网得群食,入口不入腹。

穷生俾反哺,岂能报成育。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醉眠亭

松陵江畔客,筑室从何年。

世俗徒纷纷,不知李子贤。

在彼既不知,不如醉且眠。

声名衮衮谁知命,醉非爱酒眠非病。

长江浑浑无古今,群山回合来相映。

呼奴沽酒不可迟,买鱼斫鲙烦老妻。

何必纫绳系飞兔,百年长短空自知。

直将裈虱视天地,冥冥支枕穷四时。

九衢足尘土,朱门多是非。

秋风老莼鲈,扁舟何日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