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里东归客,孤心忆旧游。
片帆依白水,高枕卧青州。
柏寝寒芜变,梧台宿雨收。
知君心兴远,每上海边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遥远的东方踏上归途的情景。开篇“千里东归客”一句,便勾勒出归乡心切之情,接着“孤心忆旧游”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片帆依白水”写出了旅人乘船顺流而下的画面,“高枕卧青州”则是说在夜晚,旅人躺在青州(古地名,今陕西铜川附近)安然入睡。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动静景象,展示了旅途中的宁静与孤独。
“柏寝寒芜变”中,“柏寝”指的是树木被霜雪覆盖的样子,“寒芜变”则是说秋天的荒野变得寒冷,这两句描写了季节的变化和自然景观的转换,暗示着时间流逝和环境的变化。
“梧台宿雨收”中“梧台”指的是高台或楼阁,“宿雨收”则是说夜宿在台上,等待雨停。这里传递出诗人在长时间旅行中的耐心与期待。
最后两句“知君心兴远,每上海边楼”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刻理解,认为他内心渴望远方的旅程,并且每次经过上海(今属江苏)边上的楼阁时,都会想起这份远行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将送别之情、旅行之苦与对友人深刻理解的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归去的祝愿以及自己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不详
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白羽逐青丝,翩翩南下时。
巴人迎道路,蛮帅引旌旗。
暮雨山开少,秋江叶落迟。
功成益地日,应见竹郎祠。
过淮芳草歇,千里又东归。
野水吴山出,家林越鸟飞。
荷香随去棹,梅雨点行衣。
无数沧江客,如君达者稀。
春草东江外,翩翩北路归。
官齐魏公子,身逐谢玄晖。
山色随行骑,莺声傍客衣。
主人池上酌,携手暮花飞。
少年兼柱史,东至旧徐州。
远属平津阁,前驱博望侯。
向营淮水满,吹角楚天秋。
客梦依依处,寒山对白楼。